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 知识点辅导 时行疾病 痄腮

  [概  述]

  1.定义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

  2.发病情况

  (1)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易于流行。

  (2) 学龄儿童发病率较高,85%发生在小于15岁的儿童。

  (3)一般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肿痛等症。病情严重者可见昏迷、痉厥变证。

  [病因病机]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病因

  (1) 外因:风温邪毒,为阳邪,具有传染性。

  (2) 内因:积热蕴结。

  2.病机痄腮是由风温邪毒经口鼻而入,内袭少阳,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而发病。(痄腮病因病理示意图)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14~21日,平均为18日。

  2.前驱期 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痠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以上症状常与腮腺肿痛同时出现,一般持续3~5日。

  3.腮肿期 腮腺肿胀常为首发症状,多为双侧性,一般先见于一侧,1~2日后对侧肿胀。肿胀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界不清楚,表面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和咀嚼时更明显。此时体温仍高,多为中度发热。

  颌下腺及舌下腺也可受累,少数患儿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4.预后 整个病程为6~10日,最长达2周。预后大多良好,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诊  断]

  1.接触史及流行季节;

  2.腮肿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界不清楚,表面不红,有弹力感及触痛。腮腺管口红肿。通常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

  3.前驱期及腮肿期可伴有全身症状。

  4.实验室检查:(1)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2)血清中测定抗体阳性。

  [类证鉴别]

  痄腮与发颐、痰毒的病变部位相近,在临床上必须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 辨腮肿 腮肿不坚硬者,多见于风毒在表,则腮肿易散;腮肿坚硬者,多见于热毒在里,兼有痰瘀,则腮肿难散。

  (2) 辨发热 本病大多数无发热,少数可有微热,则病情轻;若伴有高热,则病情重,见于毒热较甚,或邪毒内陷而热盛生风,或邪毒引睾窜腹而出现睾丸肿痛,少腹剧痛。因此,本病出现高热时,其热度高与病情重成正比例。

  2.治疗原则

  着重于清热解毒,佐以软坚散结。

  (1) 常证

  (2) 变证

  (3) 局部应配合外治法。

  3.分型论治

  (1)常证

  [温毒初起(在表)]

  症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