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 知识点辅导 时行疾病 顿咳

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涤痰镇咳。

  方药:桑白皮汤。

  3.恢复期

  [阴虚]

  症状:痉咳缓解后,咳嗽次数减少,但咳时呈呛状,痰少质稠难咯或咳声嘶哑,容易出汗(盗汗为主),口干舌燥。舌质红、舌苔薄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沙参麦冬汤。

  [气虚]

  症状:咳声不扬,咳而无力,痰液稀薄,食少、自汗、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①羊胆丸 每次2~3g,1日3次。用于初咳期,痉咳期。

  ②二冬膏 第次5~10g,1日2次。用于恢复期肺阴不足。

  2.经验方

  ①紫皮大蒜头500g,去皮,捣烂,加开水500ml浸泡10小时,过滤去渣,再加糖浆500ml.每次10~20ml,1日3次。用于痉咳期。

  ②白前、百部各10g,白梨(清水洗净,连皮切碎)1个,同煮,加少量白糖,去渣饮汤,1日2~3次,连服5~6天。用于痉咳期。

  3.外治疗法

  ①紫皮大蒜5~7瓣,去皮,捣成蒜泥,敷贴涌泉穴,纱布覆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敷4~6次。用于初咳期、痉咳期。

  ②吴茱萸、葶苈子、甘遂、细辛各10g,共研细末,入冰片1g调匀。取10g以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份,分别敷贴涌泉(双)、神阙穴,每日换药1次。用于痉咳期。

  4.针灸疗法

  ①体针 主穴取合谷、尺泽、肺俞。配穴取曲池、丰隆、内关。泻法,不留针,1日1次,5次为1疗程。用于痉咳期。

  ②刺四缝 见治疗概要。

  5.推拿疗法

  逆运八卦10分钟,退六腑10分钟,推脾经5分钟,揉小横纹10分钟。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