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 知识点辅导 初生儿病证 硬肿症

  [概  述]

  1.定义 硬肿症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一种病证。以全身皮肤发凉,肌肉硬肿,或伴哭声低微,吸吮困难为特征。古代医籍中无本病病名,据其症状可归为胎寒、血瘀、寒厥、五硬等范畴。现代医学称新生儿硬肿症。

  2.发病情况

  ①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②发病年龄:常见于1周以内的初生儿,早产、体弱儿更易罹患。

  ③预后:若硬肿面积较大,全身症状重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病因病机]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病因

  ①内因:先天不足,元阳不振:多见于早产、体弱、双胎儿,因素禀胎寒,阳气虚寒,或生后患病,阳气更虚,阳虚生内寒,寒凝血涩,气血运行失常,不能温煦肌肤,濡润全身,营周四末,故肌肤不温而硬肿。

  ②外因:护理不当,感受寒冷,或感受他病:多见于先天不足的初生儿,因气候寒冷,保暖不当,致使寒邪入侵,伤及脾肾之阳,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故身冷,浮肿。阳虚则寒,寒凝气滞,气滞则血瘀,故肌肤硬肿。

  2.病机

  阳气虚衰,寒凝血涩。

  [临床表现 ]

  出生后一周左右,尤其是早产体弱儿,常有保暖不当诱因史,其症见全身发凉,局部皮肤僵硬,不能用手捏起,体力衰惫,气息微弱,哭声细小无力,动作少,反应低下,昏昏多睡,严重者面颊肌肤僵硬,关节强直,活动受限,不能吮乳。

  [诊断要点 ]

  ①寒冷季节,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皮肤硬肿而冷,或伴不吃,不哭,反应低下。

  ②体温不升或低下(35℃以下),四肢或躯干皮肤冰冷。皮肤肿硬,先从小腿、大腿外侧开始,继而累及臀部、面颊、上肢,甚至波及全身,皮肤紫黯不能用手捏起。

  ③硬肿多局限于患处,一般不波及眼睑、阴囊等皮下组织松弛处。

  [类证鉴别 ]

  新生儿水肿

  新生儿水肿有多种原因,如先天性心脏病、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出现早,多在生后1~2小时或1~2天内发生,水肿波及范围较广,眼睑、头皮、四肢、阴囊等皮下组织松弛处都可发生。

  皮下坏疽

  皮下坏疽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产或用产钳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及臀部)易于发生。局部皮肤变硬,发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辨证论治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辨证要点

  ①辨阳虚和血瘀

  阳虚:全身冰冷,僵卧少动,皮肤苍白,硬肿范围较广,哭声低怯无力,唇舌淡白。

  血瘀:全身发冷,皮肤失去柔软状态,僵硬不能捏起,肤色紫暗,唇舌暗红。

  ②辨内寒和外寒

  内寒:肌肤不温,皮肤板硬,身冷肢厥,心腹硬急而痛,哭声低怯无力,面色苍白,大便溏泻而不思纳者则为内寒之象。

  外寒:面色苍白或紫绀,肢端发凉,形寒踡缩,皮肤板硬而凉,关节强直不利,肌肉肿胀,犹如冻伤。

  2.治疗原则: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