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辅导 经络的生理功

  经络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于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导,以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等方面

  沟通联络作用  运输气血作用  感应传导作用  调节机能平衡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这些脏器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是相互协作,并保持协调和统一的。这种机能功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络属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则联系并调节正经;十五别络则能加强表里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则联络筋脉皮肉。因此,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则使人体不仅组织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生理上亦成为一个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其联络的具体形式是:

  。 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 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系

  。 脏腑之间的联系

  。 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方能实现。故《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感觉具有的传递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

  经络感传现象,是目前已知的几种经络现象之一,是指当刺激一定穴位时,人体会产生某种酸、麻、胀、重等感觉,并可沿经脉的循行路线而传导放散,这种感传现象,即是通过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而产生的。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可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之目的。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使其兴奋,从而达到协调平衡。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