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辅导 六淫 湿

  (1) 湿的概念: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农历六月),时当夏秋之交,阳热始降,水气上腾,潮湿充斥,空气中湿度最大,为一年中湿气最盛季节,故当此季节,因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此外,长期阴雨连绵,气候潮湿,或居处潮湿,或水中作业,或淋雨涉水,或汗出后湿衣未能及时更换等,皆易导致湿邪外感。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

  (2)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表现,亦是以自然界水湿之象,来比拟发病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和证候。所以,中医病因学认为,湿邪与其他几种邪气相对而言,属重浊有质之邪,其性粘滞,而且发病部位弥漫,伤人多隐,缓而不觉。概括起来,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 湿性重浊而趋下,易袭人之阴位。

  ② 湿性粘滞、弥漫。

  ③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3) 外感湿邪传变及常见病证

  湿邪外感,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外湿侵犯人体,多由肌肤而入,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积于皮下肌膜,或流注关节;深则可侵入体内,影响脏腑生理功能,产生多种病证。

  湿邪伤人肌表,阻滞人体气血营卫之循行,营卫失和,阴盛阳郁,故见恶寒,身热不扬,汗出粘滞不畅,热不为汗解;湿性重浊,易阻滞经脉气血之通畅,故见四肢痠困沉重,麻木不仁;水湿之邪,泛溢肌膜,积于皮下,则见足胫浮肿,按之凹陷如泥;湿邪在上则阻滞清阳,故头重如裹;湿邪伤及筋骨关节,或流注关节腔隙,则见关节肿胀闷痛,重着不移,或屈伸不利,为拘为痉。

  湿浊之邪可侵犯中焦脾胃,直接影响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而使气机阻塞,升降失司,以致水湿停滞中焦,困脾遏胃,出现胸脘满闷、胃纳呆滞、口腻或甜、泛恶欲呕、小便不利、腹胀便溏不爽等症。

  另外,湿邪伤人,亦常与风、寒、暑、热等邪相兼为患,而病风湿、寒湿、暑湿、湿热等病证。而且,湿邪传里,根据人体体质及脏腑盛衰,久之亦每易从寒化或从热化,而发生不同的病证转化。如素体虚寒,则湿邪每从阴化寒,可转化成寒湿病证,如素体阳热壮盛,则湿邪从阳而化热,则多转化成缠绵难愈之湿热证。

  临床上,湿热熏蒸,郁于肝胆,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于血脉,泛溢于肌肤,则可见一身面目皆黄,发为黄疸。若湿热之邪浸淫于皮肤,外越于肌表,则可发为疥、癣、疹、疮,且黄水淫溢。湿热蕴结,郁于心经,则口舌生疮糜烂。湿热下注于肠腑,则可病泄泻、痢疾。湿热下注于膀胱,则可病淋浊。湿热注于下焦,损伤冲任带脉,在妇女则可病带下赤白。

  外湿所感,临床常见的病证有:伤湿(即表湿证)、停湿(即湿停中焦)、湿热、寒湿及湿痹(又称“着痹”)等病证。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