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复习指导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痢疾杆菌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流行。儿童感染菌痢的机会更多,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发病率高。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苍蝇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已经感染发病的病人和不发病的带菌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一般1~3天。临床表现与感染菌型、菌量及机体状况有关。

  1.慢性期病程超过2月以上为慢性。

  ①慢性迁延型:有持续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腹部可有压痛。

  ②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无临床症状,但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大便培养可阳性。

  ③急性发作型:可在上述二型基础上发生,有急性菌痢典型症状,但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最初有粪便排出,及至肠内容物排空后,即大便仅是粘液沾有血丝,继而呈鲜红色粘液。轻者每日3-5次,中等者可数十次,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可有中等度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大便次数频繁、失水严重、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急性期人体摄入污染细菌痢疾杆菌后1—2天即发病。因痢疾杆菌有内、外毒素,所以临床有全身中毒症状;又因痢疾杆菌使人体结肠粘膜损害坏死,出现脓血粘液便及腹痛等肠道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中毒型等四型。

  ①轻型——无中毒症、不烧、腹痛腹泻较轻,腹泻每日不超10次,大便有粘液而无脓血。易误诊为肠炎,3—6天痊愈。

  ②普通型(典型)——起病多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开始呕吐,继而阵发性腹痛及腹泻,每天排便数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便量少,有时为脓血或脓冻,可有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持续1~3周后缓解或自愈,亦可转为慢性。儿童可惊厥,有中度毒血症。病程持续10—14天。

  ③重型——多有严重中毒症状,起病急骤,高热,伴呕吐,大便频繁以至失禁,带血脓粘液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失水明显,四肢寒冷。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著。病人极度衰竭,四肢厥冷、意识模糊、谵妄或惊厥、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④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未出现时,即可有高热40C°、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浅表、反复惊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花进而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好睡,昏迷,迅速发生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型)或呼吸衰竭(脑型),或二者兼有之(混合型),但不一定有腹泻。以重度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炎为主要症状,而腹泻、呕吐不一定严重,出现较晚。如果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很高。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应考虑菌痢的可能。对突然高热、惊厥、昏迷的患儿,需与乙脑鉴别。

  参考药方:白头翁12、秦皮10、黄芩12、白芍15、槟榔12、金银花15、肉桂4、枳实10、马齿苋20

  [加减]

  ①呕吐甚:加竹茹10

  ②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地榆15

  ③抽搐者:加钩藤15全蝎6

  ④高热不退:加水牛角30丹皮15

  ⑤昏迷、痰鸣者:加郁金12天竺黄12胆南星10

  ⑥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用量按药品的说明书)

  ⑦全身浮肿:加黄芪15云苓15大腹皮12

  ⑧脱肛者:加黄芪15天麻6赤石脂16

  ⑨阴虚津亏:加沙参15石斛12

  ⑩胃纳差:加淮山18炒扁豆15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