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这种阴阳相互转化,亦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变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因此,阴阳的转化一般都出现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的话,则阴阳的转化往往表现为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既可以突变的形式发生,但大多数情况则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发展过程。

  事物或现象阴阳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阴阳对立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本身已经相互倚伏着向其对立方面转化的因素。《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方能发生。《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说:“动复则静,阳极反阴。”应当指出,所谓的“重”、“甚”、“极”,即是指发展到了极限或顶点,具备了促进转化的条件,或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就是说,阴阳有了“重”这个条件即可以相互转化,寒热到了“极”这个阶段即会互相转化。可以看出,在这些转化过程中,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事物不发展到“重”或“极”的程度,即不会出现转化。但究竟是何具体条件或阶段,则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就四季气候变迁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逐渐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亦会逐渐向温热转化。此即四季气候“阴阳转化”的规律。它如昼夜的更迭、自然界云雨的变化等,亦莫不如是,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即是从天地之气的升降来说明阴阳的转化。

  就生理活动而言,其抑制过程和兴奋过程亦是相互转化的,抑制属阴,兴奋属阳,故也体现了阴阳转化的规律。又如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亦即是阴阳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而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转化为营养物质(阴)。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代谢过程,其本身就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即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只不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其阴阳转化的条件,不像反常情况下的“重”或“极”那样突然或明显罢了。

  就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言,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的证候变化,则更为常见。

  此外,临床常见病证的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都是阴阳转化的例证。应当指出,这些病证的转化,主要是由于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邪性质的差异、治疗方法的当否,以及抢救及时与否等条件所决定的,因而导致病情的寒热、虚实、表里等发生转化。所以,阴阳的转化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不具备内部或外在的一定的条件,其阴阳的属性就不会转化。

  可以看出,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其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其消长运动的结果。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