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六腑 胆

  胆与肝紧密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胆之间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胆为中空的囊状器官,内藏胆汁。因其为中空器官,且胆汁应适时排泄,故为六腑之一,又因为其内藏精汁,与六腑运化水谷,传导糟粕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为洁静的黄绿色液体,为肝之余气所化生。如《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在肝内生成后,在肝的疏泄功能作用下,流入胆囊,贮藏起来,在进食时,贮存于胆囊的胆汁又流入肠腔,以助消化。肝胆对消化的影响,不惟表现在胆汁的生成及排泄上,还表现为肝胆的疏泄功能对脾胃升降的促进作用,只有肝胆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无虞,脾胃升降有序,饮食物消化吸收才得以正常进行。反之,则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如肝胆的疏泄功能失常,胆汁不能得以正常生成和排泄,脾胃升降紊乱,则可见胁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胆汁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若胆汁外溢肌肤,则出现身、面、目俱黄的黄疸证。

  主决断,调节情志:中医学还认为,胆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决断及勇怯方面。《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若胆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情志方面的变化。如胆火过盛,则见口苦、烦躁易怒,胁痛等。治宜清泄肝胆。临床若见口苦、呕逆、心烦不寐、惊悸不宁等症,中医往往诊为胆虚痰扰,从胆论治,往往可获良效。

  胆的决断功能,对于防止某些情志刺激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