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血 血液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再经气化方变而为血。正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充分说明了中焦脾和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血液的生成与更新过程,中医学则强调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液。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则更强调了肺脏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如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可以看出,实际上营气的生成,仍是中焦脾胃的作用。故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正是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优劣或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若饮食营养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则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二是精血互生: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精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之一。如《张氏医通》说:“(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而《侣山堂类辩》则更明确地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即说明肾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贮存于骨内。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这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不无相似之处。

  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又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