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的基本功能 通行气血阴阳

气血阴阳是构成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基本物质,而脏腑经络又必须依赖气血阴阳的濡养和温煦等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的气血阴阳也只有在经络的沟通和传注下,才能布散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以发挥其作用,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脉度》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不但说明了经脉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的作用,是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通路,而且指出正由于经脉的营运,才能使气血阴阳如水流般,对内灌注脏腑组织,对外布散于腠理,而发挥气血阴阳的营养、濡润作用,脏腑腠理在气血阴阳的不断循环灌注下,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强健,这样就能抵御外邪的侵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防止了疾病的发生。反之,若经络失去其营运气血阴阳的功能,则脏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气血阴阳供养,功能失常,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外邪就会乘机入侵而致病。

气血阴阳在经络中的流注,其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是运行气血阴阳的主要道路,而奇经八脉则主要以溢蓄和调节气血阴阳为主,故《灵枢·营气》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主要遵循十二经脉流注衔接的顺序。奇经中的任脉、督脉参与气血大循环,与十二经脉构成首尾连接,如环无端的路线。《类经图翼·经络》曰:“营气出于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上注于肺,受气取汁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其行始于太阴肺经,渐降而下,而终于厥阴肝经,随宗气而行于十二经隧之中,故曰清者为营,营行脉中。”《灵枢集註·营气》尚卿公註:“任脉统任一身之阴,与督脉交通,阴阳环转者也。”“冲脉……盖主行胞中之血,充溢于经脉皮肤之外内,不与经脉循度环转。”其余如阴维、阳维、带脉等,“此皆不与经脉贯通,故不循度环转。”可见十二经循行及任、督循行是气血阴阳在经络中循环流注的主要途径。

气血阴阳虽然在十二经脉中运行,但每一经脉中气血多少并不完全一样。《灵枢·经水》就指出:“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至于十二经气血的孰多孰少,在《素问·血气形志》、《灵枢·五音五味》及《灵枢·九针论》均有记载,但具体内容有一定差异。《素问·血气形志》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而《灵枢·五音五味》的记载,三阳经同《素问·血志形气》,三阴经却是:“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与上述正好相反。《灵枢·九针论》所述三阳经亦同上,只是三阴经却为:“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除太阴外与《素问·血志形气》所述一样。后世各医经註家看法也不一致,但多宗《素问·血气形志》。十二经气血多少,是由该经气化功能作用所决定的,反映了经脉以及相关脏腑的生理特点,并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相应。虽然十二经脉中的气血阴阳各有多少的差异,但因阴经阳经都有相配偶关系,阴经不足则阳经有余,阳经不足则阴经有余。阴阳经之间相互作用,使经脉中的气血在总体上还是平衡协调的。十二经气血多少的理论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在治病调节经络气血时,要考虑经脉中气血的多少。如《素问·血气形志》说:“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这里“恶”可作“不宜”解。不但是针刺,选方用药亦多有考虑。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