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脾的病机 脾病常见症状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其发生机理分析如下:

脾病常见症状  发生机理  腹满作胀或脘腹痛  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脾气阻滞;或因脾气虚,运化无力,宿食停滞;或因脾阳不振,中焦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等所致。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故发胀满而痛。  食少、便溏  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或脾虚胃弱,饮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脾不升清,胃纳受碍,故纳呆食少。脾胃纳化失调,水湿内停,致使小肠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发作便溏,甚则泄泻完谷不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湿胜则濡泄。”  黄疸  为眼白、皮肤黄染。多由于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身重乏力、肢冷  多由脾阳脾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因而水湿留滞所致。湿性重浊,易阻滞肌肉四肢,故见肢体沉重。脾能转输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四肢。若脾阳脾气虚损,温煦濡养失职,则可见身疲乏力,肢体不温。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  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则可见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等症。  便血、崩漏、紫癜  多因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发为崩漏。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