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伤科学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法此法适用于肱骨干各种类型的骨折,一般均能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的复位。夹板只固定骨折的局部,肩、肘关节仍可活动,既保证了肩肘关节功能,又可吸收肢体活动时所产生的应力,大大减少肢体活动对骨折部的剪力作用。除非骨折断端分离或夹有软组织,骨折一般不会迟延愈合或不愈合。

  2. 整复方法

  患者取坐位(小儿及老年人可取平卧位)。两助手沿身体纵轴作对抗牵引。一人用布带通过腋窝向上牵引,另一人握持前臂在中立位向下牵引。

  除重叠移位较多的横断骨折牵引力可稍大外,一般牵引力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过牵,造成分离移位,重叠移位矫正后,术者两手分别握两骨折段,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进行整复。

  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在维持牵引下,术者站在患侧,两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外侧,其他四指环抱近段内侧,先将近端托起向外,使断端微向外成角,拇指由外推远端向内,即可复位。

  中1/3骨折: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以两拇指抵住骨折近端外侧推向内,其他四指环抱远端内侧向外拉。纠正移位后,术者捏住骨折部,助手徐徐放松牵引,使断端互相接触,微微摇摆骨折远端,可以听到或摸到骨折断端的摩擦音,声音逐渐变小,骨折断端趋向稳定。

  下1/3骨折:多为螺旋或斜形骨折,一般仅需轻微力量牵引,矫正成角畸形,将两斜面挤紧,并将螺旋面扣上,两骨折端可留少许重叠,这样可加大骨折段的接触面,有利于骨折愈合。

  3. 夹板固定

  前后共四块夹板。上1/3骨折要超过肩关节,下1/3骨折要超过肘关节,中1/3骨折则不超过上下关节,应注意前侧夹板下端不能压迫肘窝。如骨折移位已完全纠正可在骨折部的前后侧各放一平垫,使上下骨折端紧密包围,若仍有轻度移位者,则可利用二点加压法纠正,即远近侧骨折端各放一个纸压垫,放置部位与移位方向相同。如近侧骨折段向内前,压垫放其前内侧,远折端向外后,则放在后外侧。若侧方移位较大,且有成角时,可用三点加压法,即在上下骨折端直接加压外,还可在远折端内侧放第三个压垫,来达到间接加压。

  4. 注意事项

  纸压垫不能太厚,以防止皮肤压迫性坏死。

  桡神经沟的部位不能放置压垫,以防桡神经受压而麻痹。

  5. 术后处理

  固定后肘关节应屈曲90°,以木托板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患肢悬吊于胸前。术后1周可透视1次~2次,以后每周复查1次。固定时间成人约6周~8周,儿童3周~5周。中1/3骨折是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好发部位,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经X线复查后见有足够骨痂生长才能解除固定。

  6. 功能锻炼

  术后要鼓励患者经常用力作握拳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及加强夹板的固定作用,病人作早期活动肩肘关节时要握紧拳头,保持骨折部位相对稳定。若发现断端分离时,术者一手按肩,一手按肘部,沿纵轴方向挤压,使骨折断端逐渐接触,适当延长木托板悬吊日期,直到分离消失,骨折愈合为止。拆除外固定后可配合药物熏洗,使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早日恢复。

  7. 药物治疗

  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