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伤科学 脊柱骨折脱位的解剖特点

  脊柱在全身骨骼中占主要地位,是内脏的支持和保护器,是负重、运动、吸收震荡和平衡身体的主要结构。

  脊柱是由33个脊椎构成的,具有一定伸屈活动的支柱。成年人有5个骶椎,融合为骶骨;4个尾椎,形成尾骨,因此在人体中能运动的脊椎骨只有24个: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除第一、二颈椎的构造形状比较特殊外,其余各椎体都有共同相似点,都包括椎体、椎体附件、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

  脊柱由上而下逐渐增大,颈椎细小,腰椎粗大而坚固。脊柱有四个生理弧度:颈椎和腰椎向前凸,胸椎和骶椎向后凸,弧形交界处最易发生骨折。

  从解剖功能来看,脊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1. 椎体和椎间盘

  椎体形如短柱状,上下两端平坦,它主要由松质骨构成,两椎体间有椎间盘(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软骨板),这一部分的功能是负重,为躯干的支柱。椎间盘还具有吸收震荡的弹簧作用。

  2. 神经弓与小关节突

  神经弓是椎弓根与椎板合抱融合而形成的弧形结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神经。在椎弓根与椎板融合处,有小关节突,与邻近椎体的上下关节突互相紧密结合形成小关节,它们的关节面方向不一致,在颈椎呈上下面接触,胸椎呈前后面接触,腰椎呈左右面接触,这种结构可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脱位。

  3. 棘突与横突

  棘突起于椎板融合处向后下,有防止脊柱过伸的作用,棘突上有棘上韧带、棘突间韧带附着,有防止脊柱过屈的作用。横突起于椎弓根与椎板的融合处,并向外侧突出,其上有稳定脊柱的肌肉附着点。

  4. 韧带

  主要有三条。前面为前纵韧带,后面有后纵韧带、黄韧带。

  这三条韧带从枕骨到骶骨纵贯全长,尤其是前纵韧带,异常坚固,可承受15公斤的拉力不致断裂,对防止脊柱过伸有重要作用。

  5. 椎管

  椎弓根与椎体相互合抱串连一起,形成一椎形管腔叫椎管。椎管始于枕骨大孔,止于尾骨,其内有脊髓神经通过,椎管大小不一致,一般颈椎较宽,胸椎较窄,腰椎最宽。

  6. 椎间孔

  两椎体之间,左右各形成一孔,即椎间孔,脊神经由此穿出。

  7. 脊髓神经

  脊髓始于枕骨大孔下缘,止于第一腰椎下缘,以下为马尾神经,共31对脊神经,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胚胎期脊髓与椎管等长,三个月后由于脊柱生长快而脊髓生长慢,故到成人时,脊髓末端居于第一腰椎下缘,故第二腰椎以下发生骨折脱位时常合并马尾神经损伤,而第二腰椎以上则合并脊神经损伤。

  另外,脊髓有2个扩张部,即颈膨大,在颈3~7之间,腰膨大在胸10~腰1之间,腰膨大为膀胱自主排尿中枢。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