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方面。既存在着协同作用,又具有依存关系。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熟腐。胃的“纳”是为脾的“运”作准备,而脾的“运”适应胃继续“纳”的需要。脾与胃密切配合,纳运相得,才能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是脾胃之气运动的基本特点。而升与降是相反相成的,没有胃降,就没有脾升。而脾不能升,则胃就不能继续降。因此,脾胃之气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从而保证了“运”、“纳”功能的正常进行。故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燥湿之性相反,喜恶有所不同,这反映了脾胃在喜恶燥湿方面的特性。脾胃燥湿之性虽然不同,但其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脾之燥有胃之润制约之,才不致过燥;胃之润有脾之燥制约之,才不致过湿。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从而燥湿相济,方能维持脾胃之气的正常升降,达到“运”、“纳”功能正常。故《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胃的腺体
    胃的粘膜肌层
    胃的容受性舒张概念
    胃的蠕动的意义
    胃的排空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辅导 脏与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辅导 胃的
    中医基础理论 脏与脏的关系  脾与肾
    中医基础理论 脏与腑的关系  脾与胃
    中医基础理论 六腑病机  胃的病机
    五脏之间的关系 脾与肾
    胃的分部名称 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胃的分部名称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