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补益剂的重点总结 方剂学辅导精华

  一、补气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分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加陈皮即异功散,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再加半夏即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

  再加香附(现代多用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2.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二斤(1000g)白术二斤(1000g)白茯苓二斤(1000g)山药二斤(1000g)莲子肉一斤(500g)白扁豆一斤半(750g)薏苡仁一斤(500g)缩砂仁一斤(500g)桔梗一斤(500g)甘草炒二斤(1000g)

  【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

  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之功,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3.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一钱(18g)人参三分(6g)甘草(炙)五分(9g)白术三分(6g)当归二分(3g)橘皮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三分(6g)柴胡二分或三分(6g)

  【方歌】黄芪参术草,当归陈升柴。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

  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药。

  4.生脉散

  【组成】人参五分(9g)麦门冬五分(9g)五味子七粒(6g)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方用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并能止渴生津。

  佐以五味子之酸收,配人参则补固正气,伍麦冬则收敛阴津。

  5.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一两(30g)黄芪、白术各二两(各60g)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方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白术健脾益气为臣,二药相须为用,固表之力尤著。

  佐以防风入脾而走表,既可协脾中清阳达表以实卫,又疏散风邪,与黄芪、白术相配,补中寓散,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本方补而兼疏,寓散于补,既可实卫,又可御风,虽为止汗之方,却不用收涩敛汗之药,是“以补为固”之义。

  6.完带汤

  【组成】白术一两(30g)山药一两(30g)人参二钱(6g)苍术三钱(9g)车前子三钱(9g)白芍五钱(15g)陈皮五分(2g)柴胡六分(2g)黑芥穗五分(2g)甘草(炙)一钱(3g)

  【方歌】深山烧柴草,车臣借两猪。(人参、山药、白芍、柴、草、车前子、陈皮、黑芥穗、白术、苍术10味药)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其中山药尚有固肾止带之功。

  二、补血

  1.四物汤

  【组成】熟干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各等分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

  方中熟地长于补肾填精,滋养阴血,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为养血调经要药,兼具活血作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加人参、黄芪即圣愈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而血失所统的月经先期量多等。

  加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适用于血虚兼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加阿胶、艾叶、甘草即胶艾汤,既可用于冲任虚损,血虚有寒的月经过多、产后下血不止,又可用治妊娠胎漏下血。

  2.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一两(30g)当归二钱(6g)

  【功用】补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口腔执业医师 血管收缩剂的作用和使用
    补益剂应用注意事项
    驱虫剂的配伍意义
    消食剂的适用范围
    有机溶剂的防治原则 公卫执业医师辅导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洗涤剂的种类和主要有害成分  环境卫生
    洗涤剂的添加剂  环境卫生学
    百白破三联制剂的应用
    有机溶剂的定义 用途与接触机会
    有机溶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和卫生管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