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喘证的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喘证的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风寒壅肺证,表证明显,寒热无汗,头身疼痛,加桂枝配麻黄解表散寒;寒痰较重,痰白清稀量多起沫,加细辛、生姜温肺化痰;若咳喘重,胸满气逆者,加射干、前胡、厚朴、紫菀宣肺降气化痰。

  表寒肺热证,表寒重加桂枝解表散寒;痰热重,痰黄黏稠量多,加瓜蒌、大贝母清化痰热;痰鸣息涌加葶苈子、射干泻肺消痰。

  痰热郁肺证,身热重,可加石膏辛寒清气;如喘甚痰多,黏稠色黄,可加葶苈子、海蛤壳、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清热泻肺、化痰泄浊;腑气不通,痰涌便秘加瓜蒌仁、大黄或风化硝通腑清肺。

  痰浊阻肺证,痰湿较重,舌苔厚腻,可加苍术、厚朴燥湿理气,以助化痰定喘;脾虚,纳少、神疲、便溏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痰从寒化,色白清稀,畏寒,加干姜、细辛;痰浊郁而化热,按痰热证治疗。

  肺气郁痹证,肝郁气滞较著,可加用柴胡、郁金、青皮等疏理肝气之品,以增强解郁之力;若气滞腹胀,大便秘结可加用大黄以降气通腑,即六磨汤之意。

  肺气虚耗证,咳逆、咯痰稀薄者合紫菀、款冬花、苏子、钟乳石等温肺止咳定喘;偏阴虚者,加补肺养阴之品,如沙参、麦冬、玉竹、百合、诃子;咳痰稠黏,合川贝母、百部、桑白皮化痰肃肺;病重时常兼肾虚,喘促不已,动则尤甚,加山萸肉、胡桃肉、脐带等补肾纳气;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者,配合补中益气汤,补脾养肺,益气升陷。

  肾虚不纳证,脐下筑筑跳动,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肾失潜纳,加紫石英、磁石、沉香等镇纳之品;喘剧气怯,不能稍动,加人参、五味子、蛤蚧以益气纳肾;肾阴虚者,不宜辛燥,宜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以滋阴纳气。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儿童的常见疾病预防要点
    直肠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咳嗽的常见病因
    汗证的病因
    汗证的诊断
    太阳病证的主要内容
    阳明病证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活动义齿常的常见问题
    痹证的概念与源流
    痿证的主要病机与转化
    痿证的概念与源流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发热的常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