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外科学中要求掌握肛门直肠疾病的解剖与生理,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肛门直肠疾病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直肠全长12~14cm; (2)直肠腔内有3个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为直肠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粪便的逆行; (3)肛管长约3cm; (4)直肠下端变得缩窄,肠腔内黏膜被折成了6~10个纵形的皱襞,称为直肠柱或肛柱。相邻的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为肛门瓣。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的肠襞黏膜形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称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肛腺开口。由于该处常积存粪屑,易发生感染,引发肛隐窝炎的发源病灶,因症状不重,易被忽视。] ,进而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 (5)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齿线。齿线上下的组织结构明显不同,是临床上的重要标志线。 (6)肛门括约肌分为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直肠环肌在下端的增厚部分,围绕肛管的上部,是不随意肌,有协助排便作用。外括约肌分皮下部、浅部、深部,受脊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手术时切断该环将引起肛门失禁。 (7)肛管和直肠周围有5个间隙:2个骨盆直肠间隙、1个直肠后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 (8)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4支动脉,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及骶中动脉。 (9)直肠受属于植物神经系统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的交感、副交感神经离开脑,]支配。肛管部的神经支配为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支配,所以,齿线以上的黏膜对痛感迟钝,但在直肠胀满和按压时可感到不适;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异常敏锐,炎症或手术后刺激可以引起剧烈疼痛,并引起反射性肛提肌和内括约肌痉挛。 (10)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泄粪便、分泌黏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
上一个医药考试: 妊娠病急症处理 下一个医药考试: 肺结核实验室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