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冲刺备考阶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关于内科学—心悸诊断知识要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心悸 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心悸的诊断要点 1、自觉心搏异常,心跳或快或慢,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少寐多汗、颤抖、头晕心烦、乏力等症状,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以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 3、可见有脉象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的节律变化。 4、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二)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怔忡每因内因而起,全身情况差,病情较为深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 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可以自行缓解,不发作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实证较多,但也存在内虚的因素。 为惊悸、怔忡有一定的区别。如《医学正传》说,“惊悸者,忽然若有所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 (三)心悸与奔豚》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 特点 豚,即小猪。]的鉴别 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为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
上一个医药考试: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型与分期 下一个医药考试: 妊娠病急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