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2.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
5.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
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7.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三十、痹证
1.风寒湿痹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
(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
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3.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加减。
4.肝肾两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加减。
三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
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加减。
3.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加减。
5.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