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灸法操作方法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② 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③ 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

  4 药条灸

  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针灸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雷火针灸其制做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相同。

  5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6. 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7 灯火灸

  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可听“叭”响,为一壮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

  8 天灸

  本法又名自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泡如灸疮而得名。古人文献中记载的天灸很多,兹择要介绍数种如下:

  ① 毛茛灸:采取毛茛叶子揉烂,贴于寸口部,隔夜就发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

  ② 斑蝥灸:斑蝥乃一种甲虫。灸治时,将斑蝥浸于醋中,擦抹患部,能治癣痒。

  ③ 旱莲灸:用旱莲草捣烂,敷置穴位上,使之发泡,可以治疗疟疾等症。

  ④ 蒜泥灸:用蒜泥贴于手太阴经的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喉痹。

  ⑤ 白芥子灸:用白芥子研末敷患处,使局部充血,发泡,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可以治疗阴疽、痰核、及膝部肿痛。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灸法禁忌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间接盖髓术操作
    三棱针操作方法
    电针操作方法
    辨脓操作方法
    盖髓术的操作方法
    纤维桩的具体操作过程
    窝沟封闭操作方法
    吸氧术的操作方法
    预防性树脂充填的操作步骤  口腔助理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操作步骤  口腔助理
    盖髓术的操作方法  口腔助理
    龈上洁治术操作步骤解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