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针灸学辅导 红外线的新应用

  针灸学辅导:红外线的新应用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红外线灸法,又称腧穴红外线照射疗法、穴位红外线疗法,是指利用红外材料作为幅射源即红外线辐射器,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上照射,使经穴产生温热效应和红外幅射效应。研究表明,波长在1~10微米之间的红外谱线,对人体作用特别明显,其穿透人体的深度可达2cm,从而达到温通经脉、宣导气血,具有类似灸法的作用。

  红外线,是可见光谱红光外端以外,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实际上,它是波长为0.76微米到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0.76~3微米称近红外,3~30微米称中红外,30~1000微米称远红处(亦有将3微米以上总称远红外)。

  红外线的发现迄今已有两个世纪,但由于测量上的困难,至发现后半个世纪才对它的性质有初步的的了解。本世纪初,在具备了应用条件的情况下,才引起了对红外线的更大兴趣。

  由于红外线局部照射首先引起照射部分的温度升高,和传统的灸法法有相似之处。故在针灸临床上被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穴位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一类的病证,有明显的祛风、散寒、除湿的效果。因此,在肌肉、关节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中多有运用,近年还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另外,穴位红外线照射与针刺、电针、穴位敷贴、拔罐或刺血等疗法结合,更能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从已有资料看,穴位红外线疗法与其它一种或数种疗法的综合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其照射后直接产生的温热效应,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穴位红外线疗法,虽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辐射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或阿是穴(压痛点或病灶部位),但照射后,除了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外,血流还能把局部的热量带给全身,使全身的温度增高,从而作用于整个机体。穴位红外线灸法法的主要作用有下列三条。

  1.活血化瘀:接受红外照射的肌肉组织温度升高,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能消散瘀血,促进病理代谢产物的排泄。消除扭、挫伤而引起的组织肿胀,加快血肿消除和吸收。

  2.镇痛消炎:红外照射可抑制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故有镇痛作用。对于慢性感染性炎症,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因加速血液流动,有助于带走病理产物,起到消散炎症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在炎症的急性期不适用本法,否则不仅会加重疼痛,且可能造成炎症扩散。

  3.解痉止渗:红外线照射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并能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活力,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减少和制止皮肤表面渗出,加速创伤的愈合。

转发分享: 将文章“针灸学辅导:红外线的新应用”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 更多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方剂学辅导 苏脉永安汤
    中医方剂学辅导 祛斑小偏方
    中医方剂学辅导 肾脑大补丸
    中医方剂学辅导 踝关节扭伤偏方
    中医方剂学辅导 仙人掌外治腮腺炎验方
    中医方剂学辅导 麻黄汤
    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副溶血性弧
    公卫执业医师劳动卫生学辅导 毒物的存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分段的
    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辅导 作用阈值
    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辅导 定量资料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病因作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中医儿科针灸疗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