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西医结合 中医基础 辅导精华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指阴阳双方力量盛衰悬殊较大,盛者壅遏于内,将另一排斥格拒于外,阴阳间不相维系的病机。

  1)阴盛格阳(格阳)

  (1)含义:阴寒之邪壅盛于内,迫使阳气浮越于外,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理状态。

  (2)特点:阳虚阴寒内盛为其本质,但又医学教育 网原创有格阳于外表现的假热之象,产生真寒假热证。

  (3)表现:如极度虚寒的病人,本来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糜、畏寒嗜卧、脉微细欲绝,在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面色泛红、言语较多、烦热、口渴、脉大而无根等热象,此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格阴)

  (1)含义: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闭于内,不得外达肢体而格阴于外,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理状态。

  (2)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加之格阴于外而出现某些假寒之象,产生真热假寒证。

  (3)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大有力等症。但在病势加重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糖尿病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西医治疗
    中西医助理医师辅导 清热燥湿药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药性理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西医如何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医如何治疗
    糖尿病的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癫痫西医如何治疗
    中西医助理医师辅导 肛门直肠疾病的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中毒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西医执业医师辅导 利水渗湿药概述
    中西医执业医师辅导 祛风湿强筋骨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