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耳针疗法介绍 中西医结合 针灸学

  「概述」

  耳针疗法是以毫针、皮内针、艾灸、激光照射等器具,通过对耳廓穴位的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记载着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以后《内经》中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医学教育 网原创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50年肛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促进了耳穴疗法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耳廓诊疗技术,不论是临床病例数据,还是科学实验研究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内容」

  一、耳廓的解剖结构

  要熟悉耳穴疗法,首先必须了解耳廓的解剖结构,现列于下:

  1.耳轮:是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是耳轮后上方的不太明显的小结节。是动物耳尖的遗迹,又称达尔文结节。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太明显。

  3.耳轮尾:在耳轮末端,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指耳轮深入耳腔的横形突起。

  5.耳轮棘:在耳轮与耳轮脚的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与耳轮相对,上部有分叉的隆起部分。上面的分叉称对耳轮上脚,下面的分叉称对耳轮下脚。

  7.三角窝:指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是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医学教育 网原创的凹沟。

  9.耳屏: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在外耳道开口的前缘。

  10.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瓣状突起。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一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3.屏轮切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14.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16.耳甲:由对耳屏、弧形对耳轮体部与对耳轮下脚围成的凹窝。几乎占耳廓的大部分。

  17.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18.外耳:外耳道的开口。是在耳甲腔内,被屏遮盖着的空窍。

  19.上耳根:指耳廓上缘与耳根附着处。

  20.下耳根:指耳廓下缘与耳根附着处。

  二、耳廓的血管与神经

  耳廓的前面由颞浅动脉分出的上、中、下三支供血,而耳廓背面则由耳后动脉支出的上、中、下三支供血,有时枕动脉也供应耳廓背面下1/3部分。颞浅、耳后、枕动脉之间有较大吻合支连接,前后互相穿通,在耳朵上构成了一张血液供应网。

  耳廓上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有躯体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枕大神经;有脑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还有交感神经的纤维参加。各类神经分支相互重叠、吻合,交织网状的神经丛,使耳廓与躯体神经、中枢神经有密切的联系。

  三、耳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根据《灵枢》记载,手足三阳经直接循行于耳区,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会合,故《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脏腑同样也关系密切。可将耳背分成心、肝、脾、肺、肾五部,如:“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这种分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四、耳穴

  耳穴是指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刺激点。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其一定的分布规律可循的。一般地说,耳垂相当于头面部;耳舟相当于上肢;对耳轮部下当于躯干;对耳轮下脚相当于髋臀部;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三角窝代表着盆腔;耳轮脚代表横膈,它将耳甲一分为二:耳甲腔代表胸腔;耳甲艇代表腹腔;围绕着耳轮脚一圈是消化道;耳屏为鼻咽部;对耳屏和耳垂是头面部。由此看来,耳朵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这为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完整的理论依据。

  五、耳穴的配方原则

  治疗疾病需要处方配穴,耳穴治病的配方是根据如下原则来定的:

  1.根据中医脏腑理论与经络循行的路医学教育 网原创线取穴。如肝开窍目,眼病取肝;心藏神,神衰、失眠取心;肾主骨,增生性关节炎取肾;肺主皮毛,皮肤病取肺;肝胆经循行于人体侧面,偏头痛、胁痛取肝胆等。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毫针疗法进针法
    毫针疗法针刺角度
    毫针疗法针刺前准备
    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
    激素替代疗法的禁忌证
    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注意事项
    龋病药物疗法的适应症  口腔助理
    龋病药物疗法的药物  口腔助理
    龋病的再矿化疗法  口腔助理
    口腔单纯疱疹的支持疗法  口腔助理
    口腔单纯疱疹支持疗法  口腔执业
    龋病的药物疗法适应证  口腔执业
    再矿化疗法适应证  口腔执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