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逍遥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医学教育 网原创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化裁】加丹皮、栀子,成为“加味逍遥散”。加地黄,成为“黑逍遥散”。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止嗽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再造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玉屏风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银翘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异功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泻黄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泻白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香苏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泰山磐石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四逆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六一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荆防败毒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华盖散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