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五味消毒饮新用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效,为外科疮疡常用方。笔者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治内科疾病,疗效满意,

  兹举例如下。1 水肿阳某,男,12岁,2000年10月初诊。全身浮肿,尿黄赤2月余。2月前患者感冒发热,流鼻涕,咽痛,稍后见尿少,全身浮肿,伴头晕、腰痛。血常现;Hb 125g/L,WBC11.0*10的9次方/L,N0.80,L0.13,M0.07.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2/HP,颗粒管型0-2/HP。诊为:①上呼吸道感染;②急性肾小球肾炎。予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及青霉素治疗半月,热退、水肿减轻。后又间断治疗2月,尿蛋白仍(+),红细胞2-5/HP.诊见:全身微肿,小便黄少,腰痛,咽红,大便干,喉核如枣,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为水肿,证属热毒内盛,水道失畅。治以清热解毒,通调水道,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蒲公英、野菊花、大腹皮、茯苓各10g,薏苡仁、金银花各15g,紫花地丁、天葵子各6g,竹叶3g.3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大便解,小便增多,喉核变小,尿蛋白(±),红细胞0-5/HP。续服4剂,水肿消退,尿蛋白阴性,红细胞0-1/HP。后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蒲公英、金银花治疗半月,检查原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水肿一般分为阴水与阳水。本例起病急,病程短,全身漫肿,咽红,尿少,大便干,舌红、苔黄腻,属阳水之证。先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效不佳,乃因热深毒重,非常药能解其毒,泻其火。故以五味消毒饮之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野菊花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茯苓、竹叶、薏苡仁通调水道,利水消肿;大腹皮调理气机,升清除浊。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

  2 咳嗽张某,男,19岁,2000年7月10日初诊。发热,胸痛,咳吐脓痰5天。5天前患者劳累后全身不适,恶寒发热,汗出,咳吐脓痰,右侧胸痛。曾用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天2次,仍咳嗽不减。诊见:发热汗出,胸痛咳嗽,吐黄色脓痰,日干喜饮,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洪数。X线摄胸片示:右肺中叶呈密度增高影。血常现:Hb140g/L,WBC19.3*10的9次方/L,N0.87,L0.122,医学教育 网原创M0.008.诊为右侧大叶性肺炎。中医诊为咳嗽,证属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治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方以五味消毒饮合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牛石膏50g,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各30g,紫花地丁、天葵子、苦杏仁各10g,野菊花15g,炙麻黄6g,生甘草3g,鲜竹沥(兑服)15ml.3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热退,胸痛减轻,咳痰变稀。继服3剂后诸症均消,复查X线胸片示:病灶大部分吸收。继用清燥救肺汤善后。

  按:外感内伤皆可致咳嗽。本例初起恶寒、发热,汗出,继则右侧胸痛,咳吐脓痰,此为邪不外解,与痰相搏,内壅于肺。故治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方中五味消毒饮加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麻杏石甘汤加鲜竹沥宣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具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药证相切故病愈。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中西医医师辅导 五味消毒饮新用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氯消毒方法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辅导 氯消毒方法
    公卫助理医师辅导 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法
    探讨 五脏互藏五味理论
    探讨 五脏互藏五味理论
    手术区的消毒灭菌
    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的 五要 原则  公卫
    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的 七不要 原则  公
    水质处理方法之消毒  考虑的因素 环境
    水质处理方法之消毒  氯消毒 环境卫生
    水质处理方法之消毒  氯消毒原理 环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