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固涩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用于治疗各种耗散滑脱证候的药物,叫做固涩药。

  凡以固涩药为主而组成方剂,叫做固涩方。

  本类药物大多性味酸涩,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故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漏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滑脱证候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不能根本消除导致滑脱诸证的病机,故临床上常与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有选择的配伍应用。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当分别以补气方药或养阴方药同用;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带下,应与补脾固肾方药同用;肾虚遗精,遗尿应配补肾药;属肝肾虚的崩漏出血,当配以补肝肾,固冲任的方药;久嗽不止,应配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方药。

  凡属外感邪实者,应当禁用或慎用,以免留邪;而虚极欲脱之证亦非收敛药所能凑效,治当求本。

  (一) 五味子《本经》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入药生用,蒸用或密炙用。

  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

  处方用名: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酸、甘、温。

  归经:入肺、心、肾经。

  功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气虚津伤所致的体倦汗多,气短心悸、口干等证,以及气虚喘咳。如生脉散,以之与人参、麦冬配伍,用于气津两伤,汗多体倦,虚喘久咳、短气痰少,以及气阴不足,心悸脉虚等证。

  2.既能补益肺肾,又能敛肺气而止喘咳,故除适用于肺虚喘咳外,还适用于肺肾不足之喘咳。常与山茱芋、熟地等配伍,如郁气丸。

  3.用于体虚自汗、盗汗、遗精、尿频、久泄不止等滑脱不固的证候,本品有收敛固涩之功。临床应用时,须分别配伍适当的药物。如治虚汗证,常与柏子仁、牡蛎配用;治疗遗精、尿频,常与桑螵蛸、益智仁配用;治疗久泻不止,常与补骨脂,肉豆寇配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本品酸涩收敛,凡表邪未医学教育 网原创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均不宜用。

  参考资料:

  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等。北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于平衡,故能提高工作效能减轻疲劳。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而改善血液循环。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又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以及兴奋子宫、降低血压。五味子乙素四种成分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动物谷-丙转氨酸升高,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临床上常以之作丸,散剂,用于无黄疸型及迁延性慢性肝炎。

  (二) 金樱子《蜀本草》

  为蔷薇科常绿攀缘灌木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产于广东、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地。入药擦去刺、剥去核,晒干备用。

  别名:刺梨子、糖罐子、灯笼果、野石榴。

  处方用名:金樱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酸、涩、平。

  归经: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引起遗精小便频数,遗尿等证,可与芡实同用。也可单用熬膏,持续服用。或配入菟丝子,桑螵蛸之类。

  2.能固肠止泻,可用于脾虚久泻,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等同用。

  此外,金樱子对脾肾不足的白带证,也可用上述配伍方法,有止带功效。

  用量:6-18克。

  参考资料:

  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但能使肠的分泌减少。故有止泻作用。据报导,用10%金樱子浓煎液内服,治疗轻度子宫脱垂有一定效果。作体外试验,金缨子1:3200的稀释水溶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 诃子《药性论》

  为使君子科落叶乔木植物诃子的成熟果实,原产印度、马来亚、缅甸,现主产我国云南及广东、广西等地。于7-8月采收,哂干,生用或煨用,若用果肉则去核。

  别名:诃黎勒、诃子肉。

  处方用名:诃子、诃黎医学教育 网原创勒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收涩药配伍方法
    中西结合医师辅导 理气药归纳
    固涩剂应用注意事项
    固涩剂适用范围
    驱虫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固涩方整理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理气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消导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止咳化痰平喘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
    泻下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清热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解表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固涩剂趣味方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