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清热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归经:入心、胆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清热解毒。广泛应用于各种热证和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有发热重、微恶寒、咽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证,常与金银花同用,如银翘散。

  2.既能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散结,故常用于各种痈疽疮毒及瘰疬等,为疮家之要药。治痈疽疮毒属阳证实热者,多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治瘰疬则多与夏枯草、海带、牡疬等同用。

  3.适用于过敏性紫癜,连翘9克 赤芍6克 麻黄3克 甘草6克,水煎服。

  用量:9-15克。

  禁忌:虚寒阴疽忌用。

  参考资料:

  1.含连翘甙 、芦丁、皂甙及挥发油。

  2.体外实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

  3.含有丰富的芦丁,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其渗透性,故可用于紫癜。

  4.果皮中的齐墩果醇酸有强心利尿作用。

  5.临床上用于过敏性紫癜及泌尿系感染有一定效果。

  (三)蒲公英《新修本草》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

  处方用名;蒲公英、黄花地丁、蒲公丁。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力较强,常用于治痈疽疔毒、肺痈、肠痈、目赤肿痛等。对于乳痈效果尤佳,单用即可。治痈疽疔毒,多与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2.又兼利湿作用,治湿热黄疸多与茵陈同用;治热淋多与白茅根、金钱草同用。近代用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尿路感染。

  用量:9-20克。

  禁忌:痈疽属阴证及已溃者,不宜使用。

  参考资料:

  1.内含甘露醇、天冬素、皂甙、酷氨酸脂及叶酸等。

  2.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多种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3.有疏通阻塞之乳腺管的作用,用于治疗乳腺炎有效。还常用于各种脓性炎症。

  4.对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蛇咬伤早期有效。

  5.鲜蒲公英100克(干品60克)、白菊花15克,煎汤,口服及熏洗患眼,可治疗各种眼疾。尤其对单纯性结合膜炎、眼睑炎、麦粒肿等有效。蒲公英根捣碎取汁,待凝后涂敷可治烫伤。

  (四)板兰根(附大青叶)《别录》

  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兰或大青的根。

  处方用名:板兰根。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喉。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感受风温时毒,入侵肺胃而发病的大头瘟、咽喉肿痛、配连翘、牛蒡子、玄参、马勃、甘草。

  2.适用于腮腺炎、板兰根30克,水煎服。

  3.还用于治疗肝炎、配龙胆草。

  用量:9-24克。

  禁忌:脾虚胃寒、阴虚喉痹、无实火热毒者忌用。

  附;大青叶:别名蓝草。处方用名:大青叶、大青、马蓝叶。板兰根的叶子也称大青叶。一般常用的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功用大致与板兰根同,长于清瘟解毒,多用于防治多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如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及大叶性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用量9-15克。

  参考资料:

  1.大青叶有抗病毒,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报道、大青叶煎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一般3-4天获得痊愈。

  2.板兰根为广谱抗菌药,对多种革兰氏阴性与阳性均有抗菌作用。对流感、流脑、乙脑、丹毒、猩红热、产褥热等病都有很好疗效。并可治麻疹及小儿夏季热等病。

  (五)紫花地丁《本草纲目》

  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处方用名:全草。

  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心、肝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西医助理医师辅导 清热燥湿药
    中西结合医师辅导 清热燥湿方整理
    中西结合医师辅导 理气药归纳
    清热剂适用范围
    清热剂应用注意事项
    清热剂歌诀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清热方整理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清热燥湿方整理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清热凉血方整理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清热解毒方整理  中西医结合 方剂学 
    驱虫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固涩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清热法 和营法 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