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内治法具体运用

。补益法若用于毒邪炽盛,正气未衰之时,不仅无益,反有助邪之弊。若火毒未清而见虚象者,当以清理为主,佐以补益之晶,切忌大补。若元气虽虚,胃纳不振者,应先以健脾醒胃为主,尔后再进补。

  (十一)养胃法

  用扶持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一种治法。凡外疡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之营养,以助气血恢复,加速疮口愈合;若胃纳不振,则生化乏源,气血不充,溃后难敛。养胃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有理脾和胃、和胃化浊及清养胃阴等法。

  方剂举例理脾和胃方,如异功散;和胃化浊方,如二陈汤;清养胃阴方;如益胃汤。

  常用药物理脾和胃药,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和胃化浊药,如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竹茹、谷芽、麦芽等;清养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适应证理脾和胃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兼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等症;和胃化浊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疗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泛恶,食欲不振,苔薄黄腻,脉濡滑者;清养胃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症见口干少液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注意点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两法的运用,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常,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分的要点在于腻苔之厚薄、舌质淡与不淡,以及有无便溏、胸闷、呕恶之症。而清养胃阴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之症。如果三法用之不当,则更增胃浊或更伤其阴。

  以上各种内治疗法,虽每法均各有其适应证,但病情的变化错综复杂,在具体运用时需数法合并使用。因此,治疗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病程阶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抓住主要矛盾,辨证选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转发分享: 将文章“内治法具体运用”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2011年中医助理 失荣的内治法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一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二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三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四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二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三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四 
     中医内科 复习指导 常用治法 一 
    小儿常用中医内治法则
    风寒感冒证 风热感冒证 暑邪感冒证的证
    急性支气管炎的证候 治法 主方
    肺炎风热闭肺证 痰热闭肺证的证候 证候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