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痛经辩证

  痛经辩证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

  【辨证】

  主症: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历时数小时,甚者2-3天。痛重者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悉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兼见腹痛多在经前或经期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夹有血块,血下痛减,为实证。伴经前乳房胀痛,舌有瘀斑,脉细弦者,为气滞血瘀;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者,为寒湿凝滞。

  兼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柔软喜按,月经色淡,量少,属虚证。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无力,头晕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者,为气血不足;伴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目糊,舌红少苔,脉细者,为肝肾不足。

转发分享: 将文章“痛经辩证”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 更多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痛经实证应取经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