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猩红热的预防 病原学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

  猩红热的预防、病原学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

  1.预防:猩红热病人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细菌培养3次阴性,接触人员隔离7-12天。

  2.病原学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可给予青霉素5-10万/kg/日,中毒型或脓毒型,用20万/kg/日,分两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疗程7-10天。近年来采用青霉素V钾片250mg/次,日3次,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青霉素过敏,则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

  3.辨证论治:本病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初起邪侵肺卫,治以清凉透表,清热利咽;痧毒入里,毒在气营,治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病久伤阴,或余毒不清,治以养阴清热,生津增液。病程中如见变证,心悸佐以清心宁神,惊搐者佐以开窍平肝。

  (1)邪侵肺卫

  证候 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皮肤潮红,痧疹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辨证特点:发热,咽喉红肿疼痛,皮肤潮红,痧疹隐现。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

  (2)毒在气营证候 壮热不退,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疹后1-2天舌苔黄糙,舌红起刺,3-4天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草莓,脉数有力。

  辨证特点: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糜烂,皮疹密布,草莓舌。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

  证候:身热渐退或午后低热,咽部糜烂疼痛减轻,痧疹隐退,皮肤脱屑,唇干口燥,食欲不振,或干咳,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

  辨证特点:口干舌燥,皮肤干燥脱屑,舌红少津。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发热的概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发热的常见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发热的发病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发热的临床
    猩红热的临床症状
    猩红热常见并发症
    内伤发热的病机要点和转化
    内伤发热的概念与源流
    猩红热辨证论治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点
    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类证鉴别
    虚实跟表里寒热的关系
    引起回归热的原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