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搏动临床意义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早搏发生在无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多无临床意义。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冠心病,尤其是多源性的,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奏,发生于下列情况的室性早搏有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前奏,应高度重视,及时予以处理:①频发(>6次/分或30次/小时),持续呈联律的,连续发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阵心动过速者;QRS波群畸形显著或时限>0.14秒者。②急性心肌梗塞72小时内出现的室性早搏。③洋地黄或锑剂中毒。④低血钾引起的室性早搏。⑤急性心肌炎。⑥奎尼丁晕厥、QT时间延长综合征。⑦体外循环术后24小时内。
室性早搏的图形可帮助诊断心肌梗塞;如早搏的QRS波形宽且呈QR型,合并ST段抬高,即使窦性心律中心肌梗塞图形不明显,也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转发分享:
将文章“过早搏动临床意义”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