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部分相关资料供学员参考。
一、病理
1.正常前列腺解剖:移行带、中央带、外周带分别占5%、25%、70%,外周带最常发生前列腺癌。
2.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前列腺尿道周围移行带,增生组织呈多发结节,并逐渐增大。引起相应病理改变和临床改变。
1)前列腺增生及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致后尿道平滑肌收缩,造成膀胱出口梗阻,为了克服排尿阻力,逼尿肌增强其收缩能力,逐渐代偿性肥大,肌束形成粗糙的网状结构,加上长期膀胱内高压,膀胱壁出现小梁小室或假性憩室。
2)如膀胱容量较小,逼尿肌退变,顺应性差,出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患者有明显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可造成输尿管尿液排出阻力增大,引起上尿路扩张积水。
3)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导致膀胱不能排空而出现残余尿。随着残余尿量增加,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或无症状慢性尿潴留,尿液反流引起上尿路积水及肾功能损害。
4)梗阻引起膀胱尿潴留,还可继发感染和结石形成。
二、治疗
排尿梗阻症状严重、膀胱参与尿量超过50ml或既往出现过急性尿潴留、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者,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可分为:
1.观察等待: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若长期症状较轻,一般无需治疗可观察等待,密切随访。
2.药物治疗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降低膀胱颈及前列腺的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
2)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激素类药物在前列腺内阻止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故可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服药3个月之后见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需长期服药。
3)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有雌激素,但不良反应大,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不宜常规使用。
3.手术治疗
(前列腺切除术是切除前列腺增生的部分,并非整个前列腺)
如有尿路感染、残余尿量较多或有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时,宜先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并抗感染治疗,待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或恢复后再择期手术。
1)开放手术:多采用耻骨上经膀胱或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2)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