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又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念珠菌(假丝酵母菌)侵犯外阴和(或)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导致的炎症。
(一)病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白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全身及阴道抵抗力降低时,该菌大量繁殖而出现症状。常见诱因有:妊娠、糖尿病、长期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等。
(二)传播途径
念珠菌感染主要为内源性感染。寄生于人口腔、肠道、阴道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和接触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1.临床表现白带增多,呈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色豆渣样或凝乳样,外阴痒,可伴外阴、阴道烧灼感。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局部充血、肿胀,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有白色片状薄膜或凝乳状物覆盖。
2.分类
(1)单纯性VVC指发生于正常非孕宿主的、散发的、白念珠菌引起的轻、中度病变。临床症状轻,发作频率低。治疗效果好。
(2)复杂性VVC或难治性VVC可为非白念珠菌感染。宿主多为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效果差。包括重度VVC、复发性VVC和妊娠期VVC.
(四)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镜检找到芽胞或假菌丝即可诊断。对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应做尿糖、血糖及糖耐量试验。
(五)处理
1.一般处理消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抗真菌治疗单纯性WC的治疗首选阴道局部用药。对不能耐受局部用药和未婚妇女可口服用药。重度VVC的治疗应以全身用药为主。复发性VVc的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强化治疗达到病原学治愈后,巩固治疗6个月。妊娠期VVC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咪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
3.治愈标准VVC治疗结束后7~14日和下次月经干净后进行随访,两次随访病原体检查均为阴性为治愈。RVVC治疗结束后7~14日、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应各随访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