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有瘙痒症状,以晚间为重。随病灶位置的不同也可出现其他症状,如病灶局部的疼痛、排尿困难、出血和转移灶的相应症状。
2.体征早期浸润癌无特异性体征,常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共存。晚期病灶呈溃疡、乳头或结节状肿物,多有色素沉着。病灶可累及外阴、会阴或肛门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围的任何部位,多为单发,可分为中线型和侧位型。
(二)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应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对无明显肿块者,可采用阴道镜和(或)1%甲苯胺蓝进行外阴染色,在可疑病灶处取材活检。
(三)处理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及化疗。近年来更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及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
1.手术治疗
(1)0期:对多发病灶,可行单纯外阴皮肤切除;对单个病灶,行病灶局部切除(切缘距病变0.5~1.0cm)。
(2)Ⅰ期:ⅠA期行外阴扩大局部切除术。ⅠB期病变位于一侧者,可行外阴广泛性局部切除术(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缘2cm,深度达泌尿生殖膈浅筋膜)加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痫变位于外阴中线者,行外阴广泛性局部切除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Ⅱ期:外阴广泛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4)Ⅲ期: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术式同Ⅱ期,并根据病情同时行部分下尿道、阴道与肛门皮肤切除,腹股沟深淋巴结阳性者,应行腹股沟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盆腔区域术后放疗。
(5)Ⅳ期:除行外阴广泛切除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外,分别根据膀胱、上尿道或直肠受累情况做相应切除。
2.放射治疗:外阴鳞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但外阴组织对放射线耐受性差,易发生严重放射反应,如肿胀、糜烂、剧痛,难以达到放射根治剂量。放射治疗常用于:
①术前局部照射,缩小癌灶后再手术;
②外阴广泛切除术后盆腔淋巴结照射;
③术后局部残存癌灶或复发癌的治疗;
④有手术禁忌,晚期不宜手术者可行姑息性放疗。
3.化学治疗:多用于晚期癌或复发癌的综合治疗。常用药物为铂类、博来霉素、氟尿嘧啶等,可采用静脉注射或局部动脉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