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颈鳃源性囊肿与瘘临床表现

  1.鳃源性囊肿:多在10岁左右发生,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任何部位,一般比瘘管开口位置高。为圆形肿块,平均直径约为3~5cm,质软不能移动,有时有一延续带状组织至颅底或达咽壁,囊肿体积多不变,当有小细管与咽部相通时,使囊内容物能自动缓慢地从此排出,体积即缩小。囊肿亦可发生化脓感染。大多数囊肿既不与皮肤,也不与咽部相通。

  2.鳃源性瘘管:较鳃囊肿多见,一般认为单侧瘘管占90%,双侧只占10%.瘘口在出生时即存在,像米粒样大小的孔陷凹,直径约l~2mm.从瘘口间歇地排出黏液性透明液体,在继发感染时可排出脓性液体。同时瘘口周围皮肤也有炎症现象。瘘管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完全性者,瘘管从外口上行进入扁桃体窝,开口于咽部;不完全性瘘管从外口开始,进入颈部组织一定距离即终止,长度悬殊不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提起瘘口上面的皮肤,多能扪及一条硬的向上行走的索状组织。

  第三鳃裂残留的瘘管多位于胸骨柄附近,略偏一侧,表现为米粒状小孔,常有复发性感染。

  第一鳃裂闭合不全残留的窦道要少见得多,瘘外口位于下颌缘,距中线较远,接近下颌骨角处,极少数为通到外耳道的瘘管。可反复感染,有时误诊为颌下脓肿。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口腔外科 牙源性颌骨囊肿
    公卫助理医师辅导 医源性传播途径的概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
    心源性休克中医辨证论治
    牙源性钙化囊肿
    各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特点  医源性传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控制心力衰竭
    食源性疾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