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肾石症的病因

肠吸收钙增多,也可引起草酸吸收增多。高草酸尿偶见于草酸摄入过多、VitB6缺乏、VitC摄入过多和原发性高草酸尿。后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由于α-酮戍二酸乙醛酸裂解酶缺乏,造成乙醛酸规程而氧化为草酸;Ⅱ型缺乏d-甘油酸脱氢酶,引起1-甘油酸增多而草酸生成增多。乙烯乙二醇中毒和甲氧氟烷可刺激草酸生成增多。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草酸尿均可致肾小管-间质损害,导致肾结石。

  3.高尿酸尿  正常人一般每日尿尿酸排量为13mmol.高尿酸尿是10%~20%草酸钙结石患者的唯一生异常,有人称之为“高尿酸性草酸钙结石”,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肾结石类型。另餐,40%高尿酸尿患才同时存在高钙尿症和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的病因有原发性及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尤其是化疗溃疡性结肠炎、局灶性肠炎和空-回肠旁路形成术后等时,一方面肠道碱丢失引起尿pH下降,另一方面使尿量减少,从而促使形成尿酸结石

  4.高胱氨酸尿  系近端肾小管和空肠对胱氨酸、赖氨酸等转运障碍所致的遗传性疾病。由于肾小管转运障碍,大量胱氨酸从尿中排泄。尿中胱氨酸饱和度与pH有关,尿pH5时,饱和度为300mg/L;尿pH7.5时,则饱和度为500mlg/L.

  5.黄嘌呤尿  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因缺乏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向黄嘌呤及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受阻,导致尿黄嘌呤升高(>13mmol/24h),而尿尿酸减少。在应用别嘌呤醇治疗时,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受抑制而尿黄嘌呤增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在没有机体原有黄嘌呤代谢障碍基础的情况下,一般不致发生黄嘌呤结石。

  (二)尿液中其它成分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1.尿pH  尿pH改变对肾结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尿pH降低有利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形成;而pH升高有利于磷酸钙结石(pH>6.6)和磷酸铵镁结石(pH>7.2)形成。

  2.尿量  尿量过少则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有利于形成过饱和状态。约10%肾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少于1L外无任何其他异常。

  3.镁离子  镁离子能换肠道草酸的吸收以及抑制草酸钙和磷酸钙在尿中形成结晶。

  4.柠檬酸  能显著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

  5.低枸橼酸尿  枸橼酸与钙离子结石而降低尿中钙盐的饱和度,抑制钙盐发生结晶。尿中枸橼酸减少,有利于含钙结石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形成。低枸橼酸尿见于任何酸化状态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噻嗪类利尿药引起低钾血症(细胞内酸中毒)、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以及尿路感染(细菌分解枸橼酸)。另有一些低枸橼酸尿病因不清楚。低枸橼酸尿可作为肾结石患者的唯一生异常(10%)或与其它异常同时存在(50%)。

  (三)尿路感染

  持续或反复尿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含尿素分解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某些克雷伯杆菌、沙雷菌、产气肠杆菌和大肠杆菌,能分解尿中尿素生成氨,尿pH升高,促使磷酸铵镁(MgNH4PO4×6H2O)和碳酸磷灰石〔Ca10(PO4)6×CO3〕处于过饱和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另外,感染时的脓块和坏死组织也促使结晶聚集在其表面形成结石。在一些肾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如异位肾、多囊肾、马蹄肾等,可由于反复感染及尿流不畅而发生肾结石。感染尚作为其它类型肾结石的并发症,两者互相因果。

  (四)饮食与药物

  饮用硬化;营养不良、缺乏VitA可造成尿路上皮脱落,形成结石核心;服用氨苯喋啶(作为结石基质)和醋唑磺胺。

  另外,约5%明结石患者不存在任何生化异常,其结石成因不清楚。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表现有哪些
    肛门直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临床医师辅导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变化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理
    口腔执业医师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
    口腔执业医师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表现及
    口腔执业医师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预防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各类血症的诊断要点
    2011年中医助理 尿石症的辩证治疗
    低血糖症的治疗
    工业性氟骨症的诊断
    尿石症治疗方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