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综合征)。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继以呼吸停止。检查时听不到心音也无脉搏。
心电图
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则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和向下的波幅不等,频率为每分钟150-250次(图3-3-12)。心室颤动则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频率为每分钟150-500次。(图3-3-13)
图3-3-12 心室扑动
图3-3-13 心室颤动
图中可见形状和振幅不同的不规则波动,频率约为320/min,分不清QRS与T波
治疗
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病人取平卧头低位,以掌根在心前区胸骨下端拳击2-3次后,继以胸外心脏按压及进行口对口对鼻的人工呼吸,并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静脉输液通道,心电图监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以及应用一些其他药物,无效者予以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同时给予纠治酸硷与电解质平衡的失调,低氧血症等治疗措施,对易发心室颤动而药物预防无效的高危患者,可置自动除颤器。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
分类及发病机理
心房的冲动使整个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或心室的冲动使整个心房或心房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最常见的预激类型是心室预激伴有房室旁道(accessory atrinventricular Pathways)即kent束。这些旁道由心房肌样肌束组成,几乎可存在于环绕房室环的任何部位。Wolff-Parkiason-White综合症(W.P.w syndrome )一词适用于心电图上有预激表现且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病人。
此外,还有三种异常的通道。房室结旁道束,即James纤维连接心房与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Lown-Ganong-Levine综合征即属此类。两种Mahaim纤维,包括从房室到心室的纤维称为结室纤维,和起源于希斯束或束支,附着于心室肌的纤维称为分支室纤维,结室连接时PR间期可能正常或缩短,而QRS波群为融合波,分支室连接产生正常的PR间期和固定的异常的QRS波群,以上四种旁道见图3-3-14.
图3-3-14 预缴综合征的解剖分类
临床表现
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但常导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发生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与一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发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心室率可快达每分钟220-360次,而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心电图检查
房室旁道顺行传导引起:①PR间期缩短(<0.12秒);②QRS波群升支起始部粗纯(delta波)和③QRS波群增宽的典型心电图改变。这种图形代表通过旁道的和通过希斯-浦肯野系统的心室除极的融合,其变形程度由各系统相应的除极作用决定。
按胸导联QRS波群的形态,预激可分为A型和B型。A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在各胸导联均向上(图3-3-15A),B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向下,在左胸导联向上。(图3-3-15B)。
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冲动常沿正常传导系统顺行传导,经旁道逆传,因而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约有5%的病人显示相反的图形,即通过旁道顺行传导,经希斯-浦肯野系统逆传,心室完全由旁道除极,引起宽阔QRS波群的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也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