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压力感受性神经末梢,即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心血管神经中枢的冲动增加,引起心血管交感中枢抑制,心迷走中枢兴奋。产生的效应是: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结果使升高的血压回降。称为降压反射。相反,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的结果是使血压升高,称为升压效应。因此,此反射对血压的调节具有双向作用,是一种负反馈调节。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缓冲动脉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小得多,但它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除冠状血管外),使外周阻力显著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临床上常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升压药。

  2.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房室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上常用肾上腺素作为“强心”急救药。肾上腺素使腹腔和皮肤血管收缩,而使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舒张,因而使总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
    舒血管肠肽瘤的治疗措施
    应激时心血管系统变化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大血管损伤
    口腔执业医师 血管收缩剂的作用和使用
    临床执业医师  直小血管的作用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心脑血管疾
    灾害防病知识要点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辅导之胃血管分布
    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概念
    血管壁的组成
    公卫助理医师辅导 防病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