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预防医学考试辅导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概念 由于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状态发生改变,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损害和影响,称为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舒适造成的危害称为公害。

  一、环境污染的原因

  主要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方面,其中又以人为污染为主。自然污染主要有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地震、风暴以及特殊地质条件有某种化学元素的大量累积等。人为污染包括:

  1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2乱挖乱采地下矿藏、地下水;过度砍伐森林、不适当地围湖造田、开荒,滥用农药、化肥等。

  3交通运输动力装置排放废气及多种有害物质和噪声等。

  4社会问题,如“人口爆炸”、城市化等。

  二、环境污染物

  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污染物进入环境后,根据其物理、化学性状改变与否,可分别称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物理、化学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或称原发性污染物。如汞、二氧化硫等。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

  2.二次污染物 指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酸雨、甲基汞等。由二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对健康的危害通常比一次污染物严重。环境污染的发生源称为环境污染源。

  三、生物富集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逐级转移累积,造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的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可使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比环境中浓度提高几倍、甚至几十万倍。

  四、环境污染的特点

  1.广泛性 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大,人口多、对象广泛,老、弱、病、幼、孕妇及胎儿都会累及。

  2.长期性 环境污染物可长时间作用于人群,甚至终生。

  3.多样性 环境污染物的有害作用多种多样,既有局部的,又有全身的;既有近期的,又有远期的。

  4.复杂性 环境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它们常常是同时综合地作用于人体。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风病的预防与调摄
    医学模式演变具体内容
    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
    医学道德权利的含义
    医学道德权利的内容
    医学道德权利的作用
    医学道德良心的作用
    医学道德审慎的含义
    医学道德审慎的内容
    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儿童的常见疾病预防要点
    流注的预防及调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