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预防医学考试辅导 职业中毒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原则

  (一)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  除应按职业病诊断依据分析集体外,还应注意:

  1.认识“特异症候群”和不典型病例 有些职业中毒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慢性汞中毒时表现为三大特异性症候群,容易被认识而明确诊断。但不可忽视由于个体差异而表现的不典型中毒反应。因此诊断时要做全面、系统、动态地观察。

  2.“迟发性”反应和“间隙性”中毒 有些毒物在体内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表现出症状,称“迟发性”反应。如慢性苯中毒可在脱离接触苯作业数年后出现中毒反应。有些毒物则可对机体的毒作用表现为“间隙性”中毒反应,如患者常在症状好转数天后,突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因此,在诊断时应重视这些反应特点。

  3.多系统损害 职业中毒的结果常为多系统的损害,如慢性铅中毒时,可导致消化、神经、血液及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的损害。有些毒物引起的急、慢性中毒的损害不完全相同,如急性苯中毒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时,则以造血系统受损为主。

  所以,职业中毒的诊断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注重特点,综合分析。

  (二)职业中毒的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目的是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促使毒物排泄、拮抗或解除毒作用。

  有毒气体中毒时,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当皮肤被毒物污染或发生化学性灼伤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接触部位。如发生消化道中毒时,立即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

  及时解毒排毒:尽快使用特效解毒药物,减轻毒物对机体的损害。如:金属络合剂,适用于某些金属中毒,如依地酸二钠钙、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等。

  2.对症治疗 缓解和改善毒物引起的症状,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其治疗原则同内科。

  3.支持疗法 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抵抗力并促进康复。

  (三)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 以一级预防为主。

  1.消除毒物来源。

  2.降低毒物浓度。

  3.保护劳动者健康 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毒物机会;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定期监测生产环境中的毒物浓度。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风病的预防与调摄
    医学模式演变具体内容
    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
    医学道德权利的含义
    医学道德权利的内容
    医学道德权利的作用
    医学道德良心的作用
    医学道德审慎的含义
    医学道德审慎的内容
    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儿童的常见疾病预防要点
    流注的预防及调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