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炎。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提起细菌就皱眉头,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细菌是人类的终身伙伴,仅消化道的细菌种类就达四五百种,数量以万亿计,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正常情况下,这些有益菌种能够抑制和抵抗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消除肠道内的有害细菌与毒素,起到“净化环境”、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原来不能致病的细菌也会使人患病。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时,抗生素在杀死某些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或杀死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造成致病菌(如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

    该病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临床表现为腹泻。大便多呈淡黄或黄绿色水样便,严重时患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人此时血常规正常,粪便镜检仅见少许红、白细胞或正常。病人如出现腹泻症状,一定要先到医院检查大便和血常规,必要时可作粪<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便致病菌培养及肠道细菌谱分析,千万不要自己乱用抗生素。治疗该病主要是停用一切抗生素,采用肠道菌群调节药物,必要时可给病人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进行饮食调养。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辅导之维生素提高免疫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的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的抗生素选择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化脓性脑膜炎的抗生素治疗
    肺脓肿的抗生素治疗
    维生素的功能
    维生素类
    维生素类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及诊断要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