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通过胸部影像学的检查一般不难鉴别。对于不易诊断的可做胸部CT确诊。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不升高或降低,特别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的下降。由于SARS是新出现的一个疾病,易与支原体肺炎混淆。但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重症发生率高,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快。对于鉴别有困难的,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多数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征不是很明显,影像学特征又不具特异性,很容易与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过敏性肺炎等混,但非感染性肺疾病一般在病理学上有其相应特征,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鉴别。
4.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等如果临床表现与支原体肺炎不易鉴别时,明确诊断必须借助于病原的分离鉴定培养和血清学检查。
五、治疗原则
1.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仍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效果亦佳,且不良反应少。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昔沙星等)、四环素类也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疗程一般2~3周。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无效。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痰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2.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
六、预后
本病有自限性,部分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注意事项:家庭中发病应注意隔离,避免密切接触。抗生素预防无效。支原体肺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尚无定论。鼻内接种减毒活疫苗的预防尚在研究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