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 肠损伤

  肠包括小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结肠、直肠),是空腔器官。腹部受伤后以小肠损伤多见,次为脾肝损伤,大肠损伤列后。

  一、临床表现

  1.小肠损伤:小肠盘曲于中、下腹,可发生多处肠管破裂、穿孔,有时伴有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小肠穿破,碱性小肠液流出形成强刺激的化学性腹膜炎,后继发感染为细菌性腹膜炎。主要表现是:腹部特别是腹中部受伤后,出现持续腹痛,疼痛剧烈,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膈下有游离气体,肠鸣音消失。若肠壁未完全破裂(挫伤)或伤口小为大网膜或邻近肠管粘连堵住,则自觉征状较轻,表现主要是局部触痛和肠鸣音减弱。

  2.大肠损伤:大肠位于空回肠外周,大部分肠管位置固定,故钝器伤不多见,绝大多数是腹部穿透伤,且常伴有腹内器官损伤,大肠损伤发生率中低但因肠腔含菌量大、污染重、肠壁薄、血运差愈合力弱,所以处理较困难、麻烦。大肠损伤在内容物漏出慢,化学刺激性轻,早期症状体征一般不明显,容易漏诊,应引起医生和患者注意。

  3.结肠损伤:结肠损伤出现腹膜炎较晚,腹痛、压痛相对较轻,而感染中毒症状生,因此凡有腹部周围受伤史,疑有大肠损伤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二、治疗原则

  1.小肠损伤:应急诊手术,修补破裂穿孔,损伤广泛者做肠切除吻合手术。此外,有腹部外伤史且腹痛持续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不宜在家中盲目使用止痛药物,以免贻误病情,带来后患。如同时出现腹壁穿通伤,肠管从伤口脱出于腹壁外,此时不应将肠管送回腹腔,可用大块湿敷料(毛巾)遮盖,以防止干燥,保持正常血液循环,然后在其上盖上碗,外面再加以包扎,急送医院。

  2.结肠损伤:结肠损伤疗效好坏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早手术,对可疑者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由于大肠血液供给不及小肠丰富,肠内容物较硬,故愈合较差,肠漏发生机会较多,处理方式基本有三种:①先在肠破裂处造口腹壁外,待病情稳定再剖腹;②在肠管修补或切除吻合后,在近侧插管造口引流,愈合拔引流管,造口自愈;③将修补吻合的肠管全置于腹壁外,并在其近侧造口插管,待愈合后再手术回入腹内。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风病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阿托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膜受体激素信号传导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临表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病因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肥大性龈炎的临床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