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误诊的疾病 1.吸收不良综合征:本征常有腹泻,但大便常规可见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2.慢性结肠炎:亦常有腹痛腹泻,但以黏液血便为主,结肠镜检查所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3.慢性痢疾:腹泻以脓血便为主,粪常规可见大量脓血球,或见痢疾杆菌,大便培养可见痢疾杆菌生长。
4.Cronh病:常有贫血、发热、虚弱等全身症状,肠镜检查见“线性溃疡”或肠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
5.肠结核:有腹痛、腹泻、粪便中可脓血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如消瘦、低热等,或有其他结核病灶。
6.肠肿瘤:可有腹泻,但以陈旧性血便为主,肠镜及X线钡灌肠及直肠指诊可有阳性体征。
五、治疗原则
由于本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因个体不同而存在较在差异,故治疗时应遵守个体化原则,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出灵活的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帮助患者找出引起本征的精神因素,对患者存在的心理矛盾和情绪紊乱进行疏导,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医生应以同情和负责和态度向患者解释其疾病的本质和预后,使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恐惧、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调节:一般以易消化、低脂、适量蛋白质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冷、过热、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限制不耐受的饮食。
3.药物治疗:本征的药物治疗应慎重,避免滥用药物。在部分患者,可能任何药物都无效。
⑴对精神紧张、失眠较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适当治疗予安全2.5mg(每日3次)或5mg每晚口服,亦可选用早眠宁、鲁米那钠等;抑郁症者,适当用些阿米脱林、盐酸丙咪嗪等;并可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谷维素20~50mg,每日3次。
⑵以腹痛为主者,除常规使用阿托品、颠茄类外,可用钙通过阻滞剂异搏停或硝苯吡啶10mg舌下含化或口服,每日3次,以减轻腹痛和排便次数。
⑶以腹泻为主者,可用抗胆碱能拮抗剂溴化赛米托品50mg餐前;亦可用易蒙停2mg,每日3次,腹泻严重者可适当用小剂量磷酸可待因15mg,每日3次,或选用氯苯哌酰胺。
⑷以便秘为主者:大便干硬时可服石蜡油20ml,每日3闪,或服用蓖麻油10~20ml,每日3次,或番泻叶5~10g泡水饮服;亦可用开塞露、甘油栓塞入肛内;对于便秘时间长,但大便不干硬者,可用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或西沙必利10mg,每日服3次。
⑸患者如为黏液便,可用消炎痛25mg,每日服3次,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
⑹菌群失调者可用促菌生2.5g,每日服2次,或双岐杆菌乳剂,每次服50ml,或丽珠肠乐,成人口服每次1~2粒,早晚各服1次,儿童酌减,重症加倍。
4.中药治疗。
5.理疗针灸等:腹部按摩、热敷、超短波等可减轻症状,针灸可取足三里、关元、气海、中脘、三阴交、胃俞、大肠俞。此外,气功疗法对本病亦有较好疗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