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pancreatic injury)因其位于上腹部腹膜后,其位置深在,前有肋弓后有脊椎的保护,因而受伤机会较少。胰腺损伤占人群的0.4/10万,占腹部外伤的占腹部损伤的1%~2%。又因伤后胰液渗出在小腹腔,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故早期诊断较困难。因胰液侵蚀性强,误诊、漏诊机会多,故胰腺损伤的病死率高达20%左右。战时胰腺损伤多为穿透伤,往往因伴有大出血死亡率甚高。平均多由于腹部严重的闭合伤所致,有时为手术的误伤;胰腺穿透伤与闭合伤之比约3:1。
在交通意外中,尤其是汽车驾驶人员当汽车高速行驶中,汽车骤然撞于物体上,其强大的惯性使驾驶者的上腹部撞击于汽车方向盘上,导致胰腺受伤。有时当人体自高处坠落,腰部呈过度层曲,同时双侧肋弓极度内收,瞬间一个暴发力,挤压于胰腺上,造成胰腺不同程度的损伤。
胰腺损伤的部位,随外力的方向而异,以胰腺头、体部常见。当外力作用于右上腹或脊柱右侧方,则胰头部易被挤压,同时常合并有十二指肠、胆道、肝脏损伤,此类损伤后果严重,死亡率甚高可达70%~80%;当外力直接作用于上腹中部,则损伤多为胰颈、体部的部分或完全断裂,并合并有肠系膜上动脉损伤;外力作用于脊柱左侧方,胰尾常易受伤,此时多伴有脾破裂。
胰腺闭合伤的病理变化是进行性的。外科医生对胰腺断裂伤,往往很重视集中力量予以处理。而对胰腺局部的挫伤常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对其病理变化的特点——进行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一、临床表现
1.单纯胰腺挫伤:胰包膜可完整亦可破裂。前者为单纯性胰腺损伤。胰腺间质有轻度损伤,,所谓创伤性胰腺炎,即为此种损伤。后者(胰包膜破裂)的损伤程度较前者重笃,但胰腺内无明显血肿,亦无胰管断裂,挫伤可发生在胰腺任何部位。
2.胰腺深部撕裂:伴有胰腺实质内血肿、液化,但无胰腺导管损伤。
3.胰腺断裂:胰腺断裂的含意是:①胰腺断裂或折断,大于胰腺直径1/2以上;②胰腺中心贯通伤;③胰腺导管可见的损伤;④胰腺严重的挤压碎裂伤。
4.胰头部挫伤: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应将其独立分类,不论是单纯的挫伤,以至严重的断裂伤。十二指肠的损伤指的是伴有创伤性破裂。大多数十二指肠损伤位于前内侧壁,少数病人可有十二指肠第二段后壁破裂。后壁大的破裂较易诊断,但小的破裂较易误诊。在术中凡见到十二指肠外侧腹膜后有血肿,并有时触及捻发感,应沿十二指肠旁切开后腹膜,将十二指肠向左侧翻转,仔细检查有无裂孔。一旦误诊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5.胰腺损伤并发症
⑴大出血:是胰腺损伤后十分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因难以救治而死亡。
⑵胰腺脓肿:较少见,往往继发于较严重的胰腺挫伤区、挫伤的胰腺组织发生坏死,进一步形成脓肿。
⑶胰瘘:是胰腺创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高达20%~40%,以胰头挫伤发生率最多。
二、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清磷脂酶A2(SPLA2)、C反应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多聚胞嘧啶核糖核酸(poly-(c)-specifi RNAase)、血清正铁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这些项目的检查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尚未普及使用。
2.B型超声及CT检查:可见小网膜囊积液、胰腺水肿等。因胰腺的损伤病理变化是进行性的,因此,影像检查亦应做动态观察。但有时与腹膜后血肿易于混淆。
3.腹腔灌洗或腹腔穿刺:胰腺损伤的早期,腹腔内液体可能很少,穿刺往往阴性。因此,除掌握好腹腔穿刺时间外,多次穿刺方能达到明确诊断。
三、诊断依据
1.胰腺损伤的诊断,首先要明确几个临床问题,才能全面正确的做出诊断:
⑴仅胰腺自身损伤,在早期常不会导致立即死亡。早期死亡者往往因合并其他实质脏器伤、或大血管损伤大出血死亡。
⑵单纯胰腺损伤或有轻度合并伤时,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及特异体征,常难以诊断,延误治疗则合并症发生率增高。
⑶胰酶的消化作用引起周围组织坏死、出血,使损伤后合并症高达30%~50%。
⑷由于组织坏死及污染、失血、休克、免疫力下降,则感染扩散常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甚高。
⑸中度损伤的早期,加之伤后胰液的分泌暂时受到抑制,或胰酶释放尚未被激活,故早期症状不典型,甚易误诊。在术前做出正确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