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中的3项:①衰弱症状:脑力易疲劳,感到没精神,自觉“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能持久,记忆差,效率显著下降,体力亦易疲劳。②情绪症状:烦恼,心情紧张而不能松弛,易激惹等。可有轻度焦虑或抑郁,但在病程中只占很少一部分时间。③兴奋症状:精神易兴奋,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④肌肉紧张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⑤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睡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醒觉节律紊乱等。 3.排除其他神经症、脑和躯体疾病及慢性中毒所致的神经衰弱状态、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抑郁症等。
4.社会功能无明显变化,但有一定影响。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4.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相应阳性体征,如忽视检查患者抑郁情绪往往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诊断神经衰弱时,必须排除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桑、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常萌生消极自杀的意念。患者的症状可呈现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波动,早醒是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抑郁症病程可有周期性缓解。
5.慢性疲劳综合症:这是一组新近提出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的综合症、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热、咽喉痛、淋巴结疼痛、肌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胀痛、活动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多或失眠)。体格检查发现有低热(37.6~38.6℃),非渗出性咽炎,及颈前、后部或咽峡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由于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增大及触痛等客观体征,因而有助于与神经衰弱鉴别。
五、治疗原则
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
1.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基本方法。由医生向病人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使病人对该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并予讲解治疗方法,使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个别心理治疗是在集体或小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选用。
2.药物治疗
⑴抗焦虑药物:可分别选用安定2.5~5.0mg,舒乐安定1~2mg,阿普唑仑0.4~0.8mg,氯羟安定1~2mg,每日3次,连用1~2周。
⑵镇静催眠药,睡眠障碍明显者,可分别选用三唑仑0.25~0.5mg,硝基安定5~10mg,或氯硝安定2~4mg,每晚睡前服,连用1~2周。
⑶焦虑、抑郁明显,有早醒者可选用三环类药物,阿米替等,多虑平25~50mg,睡前服1次。
⑷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者亦可使用。
3.中药和针灸。
4.物理疗法:对头痛、头昏、失眠有效。用生物反馈疗法、平流电钙离子透入及电按摩疗法等。
六、预防
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因此,应该从这两方面来进行预防。
1.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2.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3.提倡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