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血中的25(OH)2D3浓度正常。 5.心电图检查:低钙血症心电图表现主迹QT时间延长、ST段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
6.CT扫描和X线检查:多无特殊发现,偶见骨硬板增厚。如显示脑钙化、基底结钙化多为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三、诊断依据
1.急性胰腺炎、甲状旁腺受损害、长期肠瘘、胆瘘等病史。
2.易激动,肌肉抽动,手足搐搦,耳前叩击试验及上臂压迫试验阳性。
3.血清钙低于2mmol/L。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维生素D缺乏性软骨病:此为营养性佝偻病,儿童患病率高,成入发病症状轻。其生化学主要特征为血浆25(OH)2D3缺乏。
2.假性维生素D缺乏症: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又称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型,是由于la羟化酶有遗传性缺陷,不能使25(OH)2D3进一步羟化,生成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3。患者血中25(OH)D3的浓度正常。另一种维生素D依赖性佝楼病II型是由于靶器官对1,25(OH)2D3抗药所致,患者血中1,25(OH)2D3增高。
3.抗维生素D性佝楼病:又称原发性低磷血症,系X伴性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血磷低,直接给予1,25(OH)2D3无效,必须补充磷后,骨病始得改善,临床上还可见继发性低磷血症,血磷降低是由其他的疾病引起,如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和一些非内分泌肿瘤而诱导的低磷血症性软骨病。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多因甲状腺手术损伤或切除甲状旁腺和放射线照射引起。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目前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患者PTH分泌减少,血钙降低,血磷多增高。
5.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少见,表现有以下特点:①特殊体型(圆脸、身材矮小、四肢粗短)和骨发育不良;②低血钙,高血磷;③血PTH增高,甲状旁腺增生,无肾病史。如无低血钙和高血磷,仅有①、③两项,可诊断为假一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6.其他:慢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肝胆疾病及一些药物所致者,容易诊断。
五、治疗原则
有症状和体征的低钙血症病人应予治疗,血钙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纠正低钙血症的快慢。若总钙浓度小于7.5mg/dl(1.875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
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抽搐、低血压、Chvostek征或Trousseau征阳性、心电图示Q-T间期ST段延长伴或不伴心律失常等,应予立即处理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含Ca2+9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大于10min),注射后立即起作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控制症状。注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尤其是使用洋地黄的病人,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若症状性低钙血症反复发作可在6~8小时内静脉滴注10~15mg/kg的Ca2+。氯化钙亦可使用,但对静脉刺激大。Ca2+浓度不应大于200mg/100ml防止外渗后造成对静脉和软组织的刺激。若患者伴有低镁血症必须同时予以纠正。
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基低钙血症因,如低镁血症、维生素D缺乏等;另外可以给予口服钙和维生素D制剂。口服钙制剂包括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和碳酸钙,根据基低钙血症情选择应用,一般每天可服1~2g,鱼肝油内富含维生素D,可促进钙从肠道吸收,价廉,但作用较慢一旦作用发生可持续较久,应经常监测血钙调整用量。活性维生素D3包括25-(OH)D3及1,25-(OH)2D3,作用较快,尤其是后者,用后1~3天开始生效,且作用时间短,使用较安全,每天使用0.25~1μg。非肾功能衰竭的慢性低钙血症也可在低盐饮食的基础上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减少尿钙的排出。
六、预防
1.处理原发病。
2.补充钙剂。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