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 肠瘘的概述

  肠壁上有异常穿孔,致肠内容物由此漏出体表者称为肠外瘘。引起肠外瘘的原因包括非创伤性和创伤性。

  1.非创伤性:①急性或慢性炎症和特异性感染,先有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的过程,脓肿自行穿破或手术切开后,开始表现为肠外瘘。②各种疾病引起的肠绞窄和急性穿孔。③肿瘤侵蚀腹壁溃破。

  2.创伤性:①人造瘘为治疗目的而故意造成者。②手术:因肠壁的缝合不妥,致在缝合处先有肠内容物漏出成为腹内脓肿,以后再自行穿出腹壁或经手术引流而形成肠外瘘;因误伤肠套或其血运;继腹腔脓肿的引流以后,因引流管位置不当或其它异物的刺激而形成者;手术方式不妥或错误亦可造成肠外瘘。③腹部的穿透性损伤、火器伤、刺伤、刀刃伤。④放射损伤。

  一、临床表现

  腹壁有一个或多个瘘口,有肠液、胆汁、气体或食物排出,是肠外瘘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后肠外瘘可于手术3~5天后出现症状,先有腹痛、腹胀及体温升高,继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征象或腹内脓肿。术后1周左右,脓肿向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创口内即可见脓液、消化液和气体排出。较小的肠外瘘可仅表现为经久不愈的感染性窦道,于窦道口间歇性地有肠内容物或气体排出。严重的肠外瘘可直接在创面观察到破裂的肠管和外翻的肠黏膜,即唇状瘘;或虽不能直接见到肠管,但有大量肠内容物流出,称管状瘘。由于瘘口流出液对组织的消化和腐蚀,再加上感染的存在,可引起瘘口部位皮肤糜烂或出血。

  肠外瘘发生后,由于大量消化液的丢失,病人可出现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代谢失衡。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加强,可出现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严重且病程长者,由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及大量含氮物质从瘘口丢失,病人体重可明显下降、皮下脂肪消失或骨骼肌萎缩。

  在肠外瘘发展期,可出现肠袢间脓肿、膈下脓肿或瘘口周围脓肿,由于这些感染常较隐蔽,且其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加、腹部胀痛等常被原发病或手术的创伤等所掩盖,因此,很难在早期作出诊断及有效的引流。

  二、诊断依据

  1.注意有无腹部外伤、手术等创伤性因素,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肿瘤、肠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理性原因。应详询有关病史、肠瘘的发生过程与治疗情况。

  2.明确肠瘘的部位与瘘管情况:①早期怀疑有瘘,但未见有明确的肠液或气体从伤口溢出时,可口服染料或骨炭粉,观察瘘管的分泌物有无染色。阳性结果能肯定肠瘘的诊断,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肠瘘的存在。②用注射器或洗创器(不用导管插入瘘管)对准瘘口,直接注入15%~20%水溶性碘造影剂40~60ml作瘘管造影,观察瘘管的行径、瘘管附近有无脓腔以及肠壁瘘口所在的部位。③根据肠壁瘘口可能的部位,进行胃肠道钡餐或钡灌肠检查,观察瘘口及其近、远侧肠道的情况。④对疑有腹腔脓肿的患者,应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⑤对病理性肠瘘,应切取瘘管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

  3.收集24小时空腹流出的肠液、尿液,分别测定其量与电解质含量。

  4.采取瘘口、脓腔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厌氧与需氧菌),必要时抽血送培养及作细菌的药敏试验。

  5.血液检查:血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电解质(血钾、钠、氯、钙、镁、磷等)以及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

  6.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7.严重腹腔感染时,常有多器官功能障碍,除进行上述各项检查外,必要时摄胸片与作心电图检查。

  三、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

  ⑴在瘘的早期,如引流不畅,在进行剖腹探查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作多处引流;或扩大瘘口以利引流。

  ⑵肠瘘或腹腔脓肿部均用双套管24小时持续负压引流。

  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新的腹腔脓肿形成,并及时处理。

  2.瘘口处理

  ⑴早期主要应用双套管作持续负压引流,将漏出的肠液尽量引流至体外。约经1~4周引流后,可形成完整的瘘管,肠液不再溢出至瘘管以外的腹腔内。再经持续负压引流,如无妨碍瘘口自愈的因素,管状瘘一般在3~6周内可自愈。全胃肠道外营养可减少肠液的分泌量,如加用生长抑素则更能降低肠液漏出量,提高管状瘘的自愈率与缩短愈合时间。

  ⑵感染控制、瘘管形成后,经造影证实无脓腔、远侧肠袢无梗阻时,管状瘘可应用医用粘合剂堵塞瘘管,控制肠液外漏,促进瘘管愈合。

  ⑶唇状瘘或瘘口大、瘘管短的管状瘘,可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风病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阿托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膜受体激素信号传导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临表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病因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肥大性龈炎的临床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