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型:染色体组的核型为47XX(或XY)+21,占90%~95%。患儿染色体总数为47个,是由于多了一个小的端着丝点染色体(属于第21对),这种现象称为三体性,因为有一对染色体变成了三个。母亲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机率明显增高(约为群体发病率的125倍),双亲的染色体并无异常,也无家族史,所以认为是母亲的配子(卵子)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约1/5病例由父亲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在一卵性双胎时,如果一个是21-三体综合征,则在另一个孩子100%也是21-三体综合征。而在二卵性双胎时,二儿同是21-三体综合征的机会只有30%。 ⑵易位型:少数病例的染色体总数为46个,21号染色体仍具有三体性的特征,同时还伴有其他染色体的畸变。有几种不同情况:①D/G易位:缺少了一个14号染色体,增添了一个新的染色体,后者是由一个21号与一个14号染色体相互易位而连接成一个新的14/21染色体。此染色体保留了14、21号染色体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所以实际上此患儿的细胞内仍为3个21号染色体(三体性),染色体组核型为46XX(或XY)+21,t(Dq21q)。此类患儿占2%,其母亲外表正常,但其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5个,其中有一个是14/21染色体。患儿的姨母及姨表兄妹可能同患此病。②G/G易位:21与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一个21/22染色体,可能是由患者的父亲所遗传的;两个21号染色体所连接成的一个等臂染色体,还有一个正常的21号染色体,如母为携带者,其子代100%为患儿。染色体组核型为46XX(或XY)+21,此种病儿占2%。
⑶嵌合体型:占1%~2%,染色体组核型为47XX(或XY)+21/46XX(或XY)。较少见,病儿细胞内染色体各有不同,有的为46,有的为47或45个。此型主要是受精卵在卵裂期发生差错所致。有些21-三体征患者的父母表现型正常,而具有一个21-三体的嵌合体,母亲为嵌合体者占大多数,父亲较少。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2个以上21-三体征,可能与其父母为嵌合体型有关。
2.代谢障碍:由于色氨酸代谢障碍,黄嘌呤尿酸从泌尿道的排泄率明显减少,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出现高尿酸血症。
3.其他
⑴酶障碍: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其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G-6-PD增加。过氧化物歧化酶-1(SOD-1)活性增加。
⑵免疫球蛋白异常,IgG减少,澳抗阳性的百分率增高。
⑶可有血红蛋白F及A2增高。
21-三体综合征病儿对阿托品、匹罗卡品、麻黄素敏感,可能与胆碱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四、诊断依据
1.母亲多为高龄产妇或近亲结婚。
2.典型的临床表现
⑴特殊面容:如眼距宽,两眼外眦上斜,鼻梁平,耳廓小,硬腭窄,口半张,舌常伸出口外,流涎。
⑵智力障碍,智商多在25%~50%。
⑶肌张力低下,关节过伸,手指短而粗,小指较短且向内侧弯,皮纹异常。
⑷出牙迟,顺序异常,牙呈楔形,牙釉质发育不全。骨龄发育迟缓。
3.半数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偶有脐疝、小阴茎、隐睾等畸形。
4.X线骨骼检查:可见多中心钙化,新生儿可见胸骨多中心钙化,小指中、末节发育不良,可有第十二肋缺如。
根据特殊面容、异常体征和智能落后容易诊断。有的21-三体综合征病儿表现在出生时即很显著,有的体征到1岁时才明显。有时怀疑为21-三体综合征,但依靠临床不能确定,此时染色体检查特别有帮助。
新生儿病例的诊断:有的病例出生时症状不明显,但患儿平静无气力地躺着,不似正常儿那样活动,面部无表情,面色苍白,对周围环境无兴趣,似粗笨样(可能由于皮肤水肿),皮肤呈大理石样。大腿松弛向两侧外展,哭声微弱短促,膝反射弱,Moro反射消失,肌张力低,自主能力减退,对刺激的反应呆钝,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受抑制。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假先天愚型:Hall氏研究43例被怀疑为21-三体综合征的新生儿,其中38例有相应的染色体异常,5例为正常染色体,其中1例在出生时具有2项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另1例具有4项,但到1岁时这些症状都消失。1例出现为母孕期应用酞胺哌啶酮或名反应停(Thalidomide)所引起;其余2例在新生儿期各有4项主要症状,当1岁时出现智能迟钝,且这些表现持续存在。Hal1氏将其称为假先天愚型。
2.甲状腺功能低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