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静脉滴注。 ⑵控制心力衰竭用毛地黄快速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 0.01mg/(kg•次),或西地兰0.015mg/(kg•次),缓慢静脉注射。动脉导管重新开放者可试用消炎痛0.02mg/(kg•次),共用3次,每剂间隔12小时;小于2天者后2剂的剂量减半。
⑶严重缺氧出现抽搐时,用20%甘露醇5ml/(kg•次),静脉注射。
⑷呼吸衰竭时,及时用山梗菜硷或可拉明。
⑸烦躁和抽搐者用安定0.2~0.3mg/(kg•次),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5~7mg/(kg•次),肌肉注射。
⑹关闭动脉导管在使用呼吸机时或治疗后恢复期,由于肺小动脉痉挛解除,肺动脉压力降低至低于主动脉压力,可出现由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大时可导致心衰及肺水肿,尤其是在体重<1500g者。可用消炎痛静滴以关闭动脉导管:出生体重<1250g者每剂0.1mg/kg,>7天者则0.2mg/kg,12及36小时后再各用1次;本药口服效果差,如经心导管直接滴入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用药无效时应考虑手术结扎。
⑺预防和控制感染
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选用有效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20~25万U/(kg•d)。
六、预防及预后
做好孕妇保健,防止早产。及早治疗糖尿病孕妇,剖宫产尽可能推迟到分娩发作后施行。对可能早产、羊水振荡试验阴性、L/S<2或PG<20mg/L的孕妇,如无严重高血压或感染者,可在分娩前1~7天口服倍他米松0.5mg或地塞米松0.75mg,均1日3次,共2天;或静注氢化可的松100mg,每12小时1次,共4次。
对可能发生本病的早产儿,尤其是气管内抽吸物无PG或胃液振荡试验阴性者可滴入1次表面活性物质150mg/kg,12小时后可再滴1次。
本病病死率很高,早期应用加压辅助通气者大多可以存活。存活72小时以上者如无严重并发症,患儿常可产生足够的表面活性物质,使病情逐渐好转。并发脑室出血者预后恶劣。
上一页 [1] [2] [3]